首页 教育资讯 学习知识 实习报告 调研报告 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句子大全
 首页   >    学习知识   >    诗文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原文与赏析

2023-10-22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是天宝元年(742)王昌龄为江宁(今南京)丞送客至京口……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原文与赏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是天宝元年(742)王昌龄为江宁(今南京)丞送客至京口(今镇江)时所作。《芙蓉楼送辛渐》共有两首,第二首写道:“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诗中的丹阳城即京口(今镇江), 而不是现在江苏的丹阳县。因为据《旧唐书・地理志》载,天宝元年,将润州改为丹阳郡,治所在京口,故诗中直呼京口为丹阳城。这首诗指明第一天晚上诗人已在镇江西北芙蓉楼上设宴跟辛渐饯别,因此,从时间顺序来看,“丹阳城南”应为第一首,“寒雨连江”应为第二首。辨清这一点,对于理解这首诗很有帮助。

“寒雨连江夜入吴”,意思是说,萧瑟的秋风,带着深秋的寒雨,弥漫着整个长江的江面,在黑夜的掩护下,悄悄地侵入吴地,京口一带,仿佛全都沉浸在这一片萧萧寒雨之中。开篇这一句,写得很不平凡,既渲染了即将跟好友诀别时凄寒孤寂的气氛,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卧听风雨之声,彻夜难眠的情景。因为刚才饯别时还很晴朗(寂寂寒江明月心),现在气候骤然起了变化,这不增加了朋友旅途上的困难吗?

“平明送客楚山孤”,这一句叙第二天清晨送客北去的情景。在一片烟雨迷髦中,送客至江边,准备渡江北上,抬头一望,北固山和金山孤零零地耸峙在烟雨之中,更增强了主客双方沉重、凄苦、孤独的情怀。王昌龄连年以来,屡受打击,仕途很不得意。先贬岭南,后贬江宁,登第十五年以来,仍然是一个县丞,“英俊沉下僚”,心境当然是不好的。于是,物著我色,使客观景物带上诗人主观色彩,这正是王昌龄的绝句常用的手法。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两句诗是写诗人在诀别时殷切叮咛好友辛渐说:“到了洛阳以后,如果亲友问起我的情况的话,请你告诉他们,王昌龄仍然象过去一样,他的心犹如装在玉壶中的冰块,是十分清白纯净、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既是比喻,也是用典。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中有“心若怀冰”,用冰来比拟心地的纯洁;鲍照《白头吟》中有“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用玉壶冰来比喻人格的清白;姚崇《冰壶诫・序》说:“夫洞彻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用壶冰来比拟作官的廉洁。王昌龄在这里是这几种意思兼而有之。因为他“不护细行”的结果是“谤议沸腾”。舆论诽谤他,朝廷打击他,众口烁金,谗言可畏,因此他要辛渐转告洛阳亲友,“我王昌龄心地是纯净的,人格是清白的,为官是廉洁的,请你们放心吧!”这实际上是对恶势力的一种蔑视和反击。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他重点所写是自己品德的崇高而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这显示了此诗构思的独到、高超。不过在一、二两句诗中也含蓄地表现了依依惜别的心情;在三、四两句诗对朋友如此重托、如此信任中,也精彩地表现了主客双方友谊的深重,真正做到了“言微旨远,语浅情深”。

相关标签: 芙蓉楼 原文 赏析
<<上一篇 2023-10-22 11:32
下一篇>> 2023-10-22 11:43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