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学习知识 实习报告 调研报告 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句子大全
 首页   >    学习知识   >    诗文赏析

《赤壁杜牧》原文与赏析

2023-10-12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所写的咏史诗。它认为历史人物的成败荣辱具有某种偶然性。……

《赤壁杜牧》原文与赏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所写的咏史诗。它认为历史人物的成败荣辱具有某种偶然性。杜牧的这类绝句开宋人诗歌议论之风。“赤壁”,山名,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对岸为乌林,相传是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军队决战的地方。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足而立的形势。周瑜统率吴军,作为主力,用火攻大败号称八十万的曹操大军,一举成名,成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这首诗构思精妙。它分两个层次:前二句记事,由“折戟”起兴;后二句议论,却在“东风”上做文章,把整首诗写活了。杜牧不愧是驾驭七绝的高手。

一开篇,诗人就巧用“折戟”渲染出一种古战场的气氛。在长江边上的赤壁古战场,发掘出一件沉没在沙层里的断戟。它虽然浸泡在江水中,却还没有烂掉。诗人把它拿起来,磨去铁锈,冲洗干净,从铭文中辨认出,这是前朝三国时所铸造的兵器。第二句,围绕“折戟”,连用了“将”“磨” “洗”“认”四个动词,使诗人联想到战争双方的周瑜和曹操。

周瑜以弱胜强,关键在于火攻;火攻取得成功,关键是靠东风。曹军不谙水战,错误地连接船舰,使首尾相连。当时正刮东南风,吴军乘机派出纵火的船舰,张帆直插曹操的水军,把他们的船舰烧着。周瑜乘曹军大乱,率领精兵进击,战胜了对方。如果从正面议论这件事,难免流于一般化。诗人却从反面来说:如果东风不给周瑜提供方便的话,曹操就可能变成胜利者,把大乔和小乔夺去,置于铜雀台上,作为自己的姬妾。铜雀台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建安十五年(210)曹操所建,因楼顶置大铜雀而得名。“春”,指春情,属于戏谑之笔。“二乔”,乔公的两个女儿,都是国色,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二乔归曹操所有,就是东吴的灭亡。凭借东风,周瑜功成名就;没有东风,周瑜恐怕连老婆孩子都保不住。后二句诗尖锐、活泼、巧妙、幽默。杜牧通古今、有才略,但没有遇到“东风”这样的机会,因此在周瑜身上借题发挥。

后二句绝妙,众人咏赤壁,只善当时之胜,杜牧之咏赤壁,独忧当时之败。此是无中生有,死中求活,非浅识可到。(谢枋得《唐诗绝句注解》)

杜牧之作《赤壁》诗云……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许《彦周诗话》)

彦周此语,足供挥麈一噱,但于作诗之旨,尚未梦见。牧之此诗,盖嘲赤壁之功,出于侥幸,若非天与东风之便,则周郎不能纵火,城亡家破,二乔且将为俘,安能据有江东哉?牧之诗意,即彦周伯业不成意,却隐然不露,令彦周辈一班浅人读之,只从怕捉二乔上猜去,所以为妙。诗家最忌直叙,若竟将彦周所谓社稷存亡,生灵涂炭,孙氏霸业不成等意,在诗中道破,抑何浅而无味也!惟借“铜雀春深锁二乔”说来,便觉风华蕴藉,增人百感,此政是风人巧于立言处。彦周盖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贺贻孙《诗筏》)

(“自将”句)何必要“认”,乃自将磨洗乎?牧之春秋,在七个字内。意中谓魏武精于用兵,何至大败?周郎才算,未是魏武敌手,又何获此大胜,一似不肯信者,所以要认。子细看来,果是周郎得胜,虽然是胜魏武,不过一时侥幸耳。下二句,言周郎当时,亏煞了东风,所以得施其火攻之策,若无东风,则是不与便,见不惟不能胜魏,江东必为魏所破,连妻子俱是魏家的,大乔、小乔贮在铜雀台上矣。牧之盖精于兵法者。(徐增《说唐诗》卷十二)

(许)??议论多有根柢,品题亦具有别裁。惟讥杜牧《赤壁》诗不说杜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孙策妇,小乔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变其词耳。遽诋为“不识好恶”,殊失牧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相关标签: 赤壁 原文 赏析
<<上一篇 2023-10-12 20:37
下一篇>> 2023-10-12 20:52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文章推荐
  • 《暮春陆游》原文与赏析

    陆游数间茅屋镜湖滨,万卷藏书不救贫。燕去燕来还过日,花开花落即经春。开编喜见平生友,照水惊非曩岁人。自笑灭胡心尚在,凭高慷慨欲忘身。这首诗作于庆元三年(1197)暮春,抒发怀才不遇、虚……

    诗文赏析
    2024-02-10
  • 《戏答丁元珍》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戏答丁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题解 仁宗庆历(1041―1049年)间,作者的好友丁……

    诗文赏析
    2023-11-23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原文与赏析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

    诗文赏析
    2023-10-30
  • 《南乡子李》原文与赏析

    李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南乡子》又名《好离乡》 《蕉叶怨》,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因多咏岭南风物,所以得名。此调本为单调,始……

    诗文赏析
    2024-02-03
  • 《贺圣朝

    叶清臣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这是一首留别词。全词用……

    诗文赏析
    2023-10-24
  • 章台夜思――韦庄

    章台夜思――韦庄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五律中有高唱入云,风华掩映,而见意不多者,韦诗其上选也。前半首借清瑟以写怀,泠泠……

    诗文赏析
    2023-11-27
  • 《破阵子李煜》原文与赏析

    李煜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诗文赏析
    2023-10-13
  • 《正气歌文天祥》原文与赏析

    文天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

    诗文赏析
    2024-05-02
  • 陈与义《登岳阳楼》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陈与义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年),字去非,……

    诗文赏析
    2023-11-25
  • 杨基《长江万里图》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杨基长江万里图我家岷山更西住,正是岷江发源处。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江水东流万里长,人夸漂泊尚他乡。烟波草色时牵恨,风雨猿声欲断肠。作者简介 杨基(1326―1378年),字孟载,号……

    诗文赏析
    2023-11-25
  • 《怨词(其一)崔国辅》原文与赏析

    崔国辅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崔国辅,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开元进士,官集贤直学士、礼部员外郎。天宝间贬晋陵司马。其诗……

    诗文赏析
    2023-11-29
  • 郑板桥《绝句渔翁》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郑板桥绝句・渔翁烟蓑雨笠水云居,鞋样船儿帽样庐。卖取青钱沽酒得,乱摊荷叶摆鲜鱼。作者简介 郑燮(xiè)(1695―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乾隆元年(1736年)进……

    诗文赏析
    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