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学习知识 实习报告 调研报告 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句子大全
 首页   >    学习知识   >    诗文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2023-11-25

饮马长城窟行无名氏【原文】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1]。远道不可思,宿昔[2]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3]。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4]。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5]。入门各自媚,谁肯……
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无名氏

【原文】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1]。

远道不可思,宿昔[2]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3]。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4]。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5]。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6]。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7]。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8]。

长跪[9]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10]。

【注释】

[1]绵绵: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远道:远行。

[2]宿昔:指昨夜。

[3]觉:睡醒。

[4]辗转:不定。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

[5]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6]入门:指各回自己家里。媚:爱。言:问讯。

[7]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

[8]烹鲤鱼:指打开书函。尺素: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称为“尺素”。素,生绢。书:信。

[9]长跪:伸直了腰跪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跪时将腰伸直,上身就显得长些,所以称为“长跪”。

[10]上、下:指书信的前部与后部。

【作者介绍】

此诗是一首汉乐府民歌,作者不详。

【赏析】

乐府民歌是社会下层群众的歌谣,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通常反映下层人民生活。中国古代征役频繁,游宦之风盛行。野有旷夫,室有思妇,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思妇相思诗。这些诗表现了妇女们独守空闺的悲苦和对行人的思念,大多写得真挚动人。

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归入“乐府・古辞”。关于诗题的由来,《文选》注曰:“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征人路于此而伤悲矣。言天下征役,军戎未止,妇人思夫,故作是行。”所以,诗题又称“饮马行”。

此篇不写长城窟饮马,而写思妇对长城饮马人的眷念。诗分两部分:首以春草起兴。自《楚辞・招隐士》后,汉人离别喜用春草,因为春草代表时节,代表滋生;代表由河畔一直延绵到天涯的道路,代表了从这条道上远去的伊人。此承楚骚传统,笔致细腻,体贴入微而思绪动荡流走:由春草及于远道,突然回锋“远道不可思”;由“不可思”变成“梦见”,梦见情景又忽远忽近,忽真忽幻。

第二部分突然振起,并改变叙述方式:由前“横写”相思断面,改为“直述”收到双鲤鱼的惊喜过程,以激荡的情思、流走的韵律把两部分连成整体。末二语其实是归纳:一及妻,一及己;一劝妻子努力加餐,保重身体;二表达自己永远的思念。渺然不言归期,以诀别语作叮咛语,将欢乐与悲伤、希望与失望交织在一起让人悬想。最令人感动的是结尾。好不容易收到来信,“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却偏偏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归家无期,信中的语气又近于永诀,蕴含深意。这大概是寄信人不忍明言,读信人也不敢揣想的。如此作结,余味无尽。

这首诗以思妇第一人称自叙的口吻写出,多处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清新通俗,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很有特色。全诗语言简短质朴,通俗易懂,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全诗波澜迭起,跌宕生姿,既有文人诗的细腻缠绵,又有民歌的清新自然,不假雕琢,对后世五言诗影响甚大。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以为此诗:“流宕曲折,转掉极灵,抒写复快,兼乐府、古诗之长,最宜诵读。子桓(曹丕)兄弟拟古,全用此法。”

相关标签: 长城 原文 注释 译文 赏析
<<上一篇 2023-11-25 07:21
下一篇>> 2023-11-25 07:31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