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学习知识 实习报告 调研报告 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句子大全
 首页   >    学习知识   >    诗文

立身养德古诗词 立身养德什么意思

2022-12-17

关于立身养德古诗词合集(精选)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立身养德古诗词合集(精选)相关诗句范文,欢迎阅读分享!1.关于修身养德的古诗及出处明德赋胡秉言日月交融,万泰亨通。刚柔相抱,阴阳平衡。金……

关于立身养德古诗词合集(精选)

立身养德古诗词 立身养德什么意思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立身养德古诗词合集(精选)相关诗句范文,欢迎阅读分享!

1.关于修身养德的古诗及出处

明德赋

胡秉言

日月交融,万泰亨通。

刚柔相抱,阴阳平衡。

金乌赐正能量,冰魄泽睿气生。

昕光熠熠普照,嫦娥澄澄启灵。

置身于正,勇于攀登。立本于道,遵循本性。

顺乎自然,标有准绳。惟初太始,万物化成。

本心本善无我,舍欲舍得心升。

大道无言无形,感知善良心行,

省于天地圣灵,启于思维善行。

教以人伦茂亲,施以天道德成。

格物致知诚正心,晓礼笃信修其身。

齐家有序兴天下,至善亲民明德存。

懂其忠义,尽心为人合天理。

尽其仁孝,宽厚善良存孝悌。

温良恭敬,恭慎尊诚有慈意。

谦让有度,虚心隆礼容天地。

心境光明,正德品行,当知慈悲盈胸。

仁爱敦睦,明理向善,应晓始终道然。

克己复礼,恪守德道,言之忠信不骄。

厚德载物,缘自天成,兼备仁礼惠盈。

天地清明,惠泽万灵。

四海咸宁,神州大同。

晓德道而行,懂礼仪而从,

善与善而交,善与善相融。

秉承人伦之性而勤朴,怀守德善之心而始终。

上古留德绵远千世烙心境。

而今感念弘扬万载润贤明。

圣人行于道,天子行于明,君子行于仪,世人行于德。

道在五德之上,德为富贵之根。内修清静寡欲无,外修天道气真。

德心致虚致公,修德养性明伦。坐立不忘我德道,出入皆抱善心。

德威天下,物埠咸丰。乃国人伦理核心,成民族文化基根。

儒道法佛,明德共存。参传统思想理论,扬仁爱孝悌精神。

精忠爱国,勤俭诚信。见利思义,谦和礼仁。

德施天下安,德惠万民咸,德法社会宁,德政盛世绵。

2.有关读书养德的古诗文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 3、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越恒《劝学文》 4、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汪洙《神童诗》 5、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6、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十年未称平生意,好得辛勤漫读书。——《客舍喜郑三见寄》唐·刘长卿 8、令伯支离晚读书,岂知词赋称相如。

——《酬包佶郎中览拙卷后见寄》唐·卢纶 9、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答侯少府》唐· 高适 10、读书良有感,学剑惭非智。

——《来从窦车骑行 自朔方行作》唐·李益 11、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来任侠非。——《杂曲歌辞·缓歌行》唐·李颀 12、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

——《杂曲歌辞·行路难二首》唐· 高适 13、身名不问十年馀,老大谁能更读书。——《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唐·王缙 14、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刘慎虚。

3.自立自强的诗句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2、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宋)潘阆《酒泉子》,形象地描绘了“弄潮儿”与惊涛骇浪奋勇拼搏的顽强精神,无所畏惧、乐观向上、勇往直前的形象.从此,“弄潮儿”便成了勇于拼搏勇于奋斗者的代名词.

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李白《上李邕》

4、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4.有关自立自强的诗句

*志当存高远。

〔三国〕诸葛亮 *有志者,事竟成。〔南朝〕范晔 *男儿事业当志奇。

〔三国〕贯休 *君子志于择天下。〔宋〕刘炎 *褴褛衣内可藏志。

书摘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汉〕张衡 *志犹学海,业比登山。〔隋〕王通 *志以成道,言以宣志。

〔隋〕王通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宋〕朱熹 *志比精金,心如坚石。

〔明〕冯梦龙 *一思尚存,此志不懈。〔明〕胡居仁 *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清〕程允升 *志在林泉,胸怀廊庙。琮琼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移志。

〔汉〕桓宽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曹植 *燕雀戏藩柴,安知鸿鹄游?〔三国〕曹植 *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唐〕邵谒 *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

〔唐〕李隆基 *骐骥筋力成,志在万里外。〔唐〕李白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

〔唐〕李白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唐〕杜甫 *浩荡入溟阔,志泰心超然。

〔唐〕白居易 *怜君头早白,其志竟不衰。〔唐〕白居易 *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

〔唐〕孟郊 *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唐〕杜荀鹤 *有志诚可乐,及时宜自强。

〔宋〕欧阳修 *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宋〕文天祥 *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

〔元〕万松老人 *慷慨丈夫志;铁石豪杰心。《格言对联》 *有志肝胆壮;无私义凛然。

《格言对联》 *若无松柏志,超越不为高。郭沫若 *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有志。

〔南朝〕范晔 *宁可清贫有志,不可浊富多忧。〔宋〕释道远 *立志以定其本,居正以持其志。

〔宋〕胡宏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明〕于谦 *学艺之道无它,锻炼意志第一。

徐悲鸿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春秋〕墨翟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战国〕孟轲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汉〕王充 *有其志必成其事,盖烈士之所徇也。

〔三国〕曹操 *劝汝立身须苦志,月中丹桂自扶疏。〔唐〕刘兼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宋〕张来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 *志须预定自道远,世事岂得终无成?〔元〕徐谦 *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明〕海瑞 *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紧。〔清〕颜元 *白首壮心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

林伯渠 *英雄气魄云为被;志士胸怀海作家。《格言对联》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 *居不隐者,思不远也;身不危者,志不广也。〔北朝〕刘昼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

不让今人,是谓无量。《格言联壁》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

孙中山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神童诗》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和刀。

《神童诗》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明〕李时珍 *天下无难事,有志者成之;天下无易事,有恒者得之。 书摘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春秋〕孔丘 *夫志,气之帅也。

〔战国〕孟轲 *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战国〕孟轲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战国〕荀况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战国〕韩非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汉〕司马迁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三国演义》 *志坚者,功名之主也。〔晋〕葛洪 *执志不绝群,则不能臻成功铭弘勋。

〔晋〕葛洪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 *身可辱,而志不可夺。

〔唐〕王勃 *生、死、穷、达不易其志。〔宋〕苏轼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 不拔之志。

〔宋〕苏轼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 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宋〕朱熹 *学者欲去昏惰之病必以立志为先。〔宋〕真德秀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明〕王守仁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明〕王守仁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明〕吕坤 *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明〕冯梦龙 *未有不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业。

〔明〕戚继光 *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 无志而建功。

〔明〕朱棣 *男儿立志三步曲:齐家、治国、平天下。〔明〕唐寅 *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 不外乎一个“勤”字。

〔清〕曾国藩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清〕曾国藩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清〕蒲松龄 *但言虚心,不若先言立志。

〔清〕陈确 *学者志不立,一经患难,愈见消沮。〔清〕黄宗羲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 已酬便无志。

粱启超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格言联壁》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

《格言联壁》《明日歌》明 文嘉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今日诗》明 文嘉 今日复今日, 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 。

5.中华八大美德的诗句

“忠孝仁义礼智信”是七个字,应该从孔子时就提出来,几千年了。

“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

“忠孝”两字,支撑着这个国家、民族以至于整个家庭的“大厦”,就如“四根柱子”,屹立不动;否则,家国大厦将倾。“仁义礼智信”称之为“五常”,(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这是立身之本。现在有必要学习发扬广大。

提倡“忠”,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忠的本义,是指人在祭祀时要保持肃穆恭敬的态度。

后来,引申为人要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一般特指为“忠君爱国”,正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方面,抗金名将岳飞被认为是“忠”的典范。

现在不需要“忠君”,但把忠君延伸为爱国,这是新时代的人最起码的要求。忠于职守,就是忠于你的单位、忠于你从事的工作。

提倡“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孝字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半部是“子”字全形,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融为一体,儿子继承老子,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所以,孔子把“善事父母”的人士,称之为“孝”者。

“百善孝为先”,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占有重要之地,不忠不孝之徒不能立于天地之间。最典型的当属“二十四孝”的故事。

古人非常强调孝道,并且有绝对化的思想,如“父命难违”、“父叫子亡子必亡”等,这些是不可取的。但是,孝是维系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的基本纽带,如果子孙不孝,这个家庭就将乱套,这个国家就将乱套。

所以,孔子提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尤其是对待父母,关键是要真心爱敬,缺乏爱敬,不赡养父母,就跟养个猪养个狗没有什么区别了。

孝道的另一引申义,就是要尊老敬贤,一个社会只有这样,老者有所养,贤者有所尊,这个社会就文明进步。一个不孝者,他能蒙人一时,却不能蒙混一世一定会被社会抛弃的。

提倡“仁”,就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孔子说,仁就是“爱人”。

“仁”体现人的高尚情怀,是仅次于德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美好的情操。古代君主把推行仁政,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

仁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一切从关怀人、爱护人、发展人的目标出发,使这个国家民族达到和谐的最佳状态,《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能够做到上下相亲,这个社会一定是很和谐的。仁的思想,还体现在众生平等的状态,孔子的教育观是“有教无类”,社会平等才能体现爱心,如果对待别人,不是出于一种平等的理念,那么善良将成为怜悯,它就不是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了。

提倡“义”,就是坚持正义,保持节操。义的本义是合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舍生取义表明为了重信义可以牺牲生命。

古代讲义气的典型人物,当属关羽第一。说到义字,就会想到朋友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其实这是小义。

我们要讲的是大义,一种高于自我的善,一种超越自我的善。任何人,在关键时候不能做出危害国家、民族的事情;在敌人、困难面前,不能变节投敌。

在社会上要坚持正义,敢于与丑恶势力做斗争,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当然,作为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对待朋友要讲义气,不能出卖朋友,不能损害朋友,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素质。

作为我们来说,就是积极维护公司的利益,不能阴奉阳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不能做俗话说的吃里扒外的事情。 提倡“礼”,就是注重礼仪,尊重他人。

“礼”初始的意思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用珍贵的器物祭祀,表示对“天”的感谢和尊重。

礼的核心就是“尊重”二字。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说到“礼”,就是要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礼仪、礼节和礼貌。大到国家的外交,要遵循它;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要遵循它。

讲究礼仪、礼节和礼貌,既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个人素质的基本体现。礼的实际运用,也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标志。

难怪不讲“礼”的人,人们会鄙夷说他是个“动物”。 提倡“智”,就是提高素质,服务社会。

知是智的古字,先有“知”字,方有“智”。“知”的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熟悉到可以脱口而出。

因此,我们把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人,成为智者。可见,这个“智”的要求,是“大聪明”,不许耍“小聪明”;小聪明的人,不是“智者”。

“智”首先体现的就是个人的能力。这个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如果都是无才无德的人,这个社会是不会发展的,甚至会陷入民族危机。

作为每个人来说,首先要养家糊口,如果没有一技之长,那么不要谈服务社会,恐怕家庭都很难稳定。现在,竞争的形势非常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体现在个人能力上,读了大学找不到工作比比皆是。

因此,只有强化自身的能力,才能谈得上为社会为家庭做贡献。 提倡“信”,就是诚信守法,一诺千金。

信,心里有什么话就直说,古人说,言为心声,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真实的、不虚伪的。一个说话言不由衷、言行不一的人,肯定不是重“信”的。

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

6.感恩人生的古诗词

1、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唐代: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译文: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桨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2、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唐代: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译文:平生多有使人感激不尽的行为,素有忠义的褒奖。

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先秦:佚名《大雅·抑》

译文:人家送我一篮桃,我把李子来相报。

4、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唐代:李白《塞下曲六首》

译文:横曳戈矛前往战场,身经百战,只是因为受皇恩眷顾太深了。

5、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唐代: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译文: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相关标签: 古诗词
<<上一篇 2022-12-17 22:28
下一篇>> 2022-12-17 22:20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