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学习知识 实习报告 调研报告 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句子大全
 首页   >    学习知识   >    诗文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原文与赏析

2023-10-17

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I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原文与赏析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I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定居成都后,在地方官和朋友帮助下,辛辛苦苦在浣花溪营建了草堂,大概是因草草建成的,第二年秋天便被一场大风把屋上茅草掀走了。此诗即如实地写出了风吹茅飞和雨落屋漏长夜难眠的情状,同时抒吐了由此引发出来的忧时恤民之情,把古代贤圣那种“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理想化为诗的具体形象。宋代的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在《题子美画像》中曾热诚地赞颂了杜甫的这种精神: “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生戈矛。……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

“八月秋高”五句为一解,写风吹茅飞的情状。“风怒号”,言风大。“三重茅”,谓茅本不多。正因茅少风大,故才被卷走。有人说一重有四、五寸厚,三重便有一尺多厚,这样的茅屋比瓦房还讲究。这种解释违反生活常识。“茅飞”三句写茅被吹走的情景:由江这边吹到了江那边,可谓茅草满天飞矣。“高者”、“下者”二句为对偶句,“挂I”与“飘转”为动词相对,“长林”与“沉塘”为名词定语相对,“梢”与“坳”为名词相对。挂I,挂结也。飘转,飘动旋转而下落也。有人以“塘坳”为词,实误,当以“沉塘”为词,谓无水泥塘也。此二句出曹植《吁嗟篇》: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泉。”“天路”与“沉泉”相对甚明。“沉”,《风俗通・山泽篇》释为“泽之无水”者,与薮、泽、湖、渠、沟、洫同义。《庄子・达生》“沉有履”,《释文》引司马云: “沉,水污泥也。”庾信《小园赋》: “实无水而恒沉。”坳,低下处也。“南村”五句为一解,写茅草被南村群童抱走时的焦急情态。“为盗贼”,谓干出盗贼所为之事。此乃杜甫实写自己气急时骂人的话,语气虽重,但所谓“骂人无好言”也,并不象有人说的那样,真的把孩子当作“盗贼”对待。“俄顷”八句为一解,写雨来屋漏、长夜无眠的窘况。屋破雨漏,以至床头无干处,欲睡无地;勉强睡下,盖的也是“冷似铁”的旧被子、破被子。雨又下个不停,长夜沾湿,这日子何时得到尽头呢?自己是“生常免租税”之人,身经丧乱,境况尚且如此,那些不如自己的穷人呢? “平人固骚屑”,杜甫是早就知道这一点的。正是在这样的时候迸发出结尾五句发自肺腑的、久积深蕴于心的崇高名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得”,怎么才能得到,与下文“何时”相呼应,为急迫欲得而又苦于不能之语气。有人说这里“士”专指读书人,杜甫想的也只能是这些人。实则不然,“士”,本有“人”义,在《诗经》中其例甚多,如“他士”,他人也; “庶士” “吉士”,皆指普通男人。“士式其德”“无与士耽”的“士”,也是泛称男人。《史记・游侠列传》: “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士,亦泛指人。在杜甫诗中,其例也甚多,如“有士荷戈戟”、“士庶塞关中”、“古来杰出士”,“因悲中林士”等,“士”皆泛指人,非读书人的专称。这本是常识,而有人偏要说成专指读书人,这就只能说有意曲解了。结尾五句,用错落不齐的句式,句句押韵而又变换韵脚,这完全是为了充分表达那一刹时的激情。三个九字句,写得一气贯注,顿挫淋漓,含蕴深长。

此诗即事引发,起得突兀,收得斩截。秋风怒号,茅飞漫天,黑云漠漠,雨脚如麻,床上屋漏,绵绵人忧,这一连串意象色彩颇浓的词语诗句,有力地突出了丧乱时代给人造成的压迫感和焦虑感。“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所发出的叹息和呼号,实际上是丧乱中广大人民共同感情的聚焦和折射。而结尾处陡转: “广厦”之愿,“大庇”之怀,“安如山”之希望,“独冻死”之甘心,虽说是惨澹时代中的一线闪光,是我们人民世世代代苦苦追求的近于幻想的理想,但它却把一颗伟大的火热的心呈献给我们,使我们充满信心,为驱逐黑暗和贫困,永远奋进。

老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云: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乐天《新制布裘》云: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新制绫袄成》云: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皆伊尹身任一夫不获之辜也。或谓:子美诗意,宁苦身以利人;乐天诗意,推身利以利人。二者较之,少陵为难。然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白氏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忧劳者易生于善虑,安乐者多失于不思,乐天宜优。或又谓白氏之官稍达,而少陵尤卑,子美之语在前,而长庆在后,达者宜急,卑者可缓也;前者唱导,后者和之耳。同合而论,则老杜之仁心差贤矣。(黄彻《碧溪诗话》卷九》)

注谓此诗因郭英V作,或是。然秋风破屋,必有是事,有感而借之以起兴耳。“广厦万间”、“大庇寒士”,创见故奇,袭之便觉可厌。然亦真有此想头,故说得出。……“呜呼”一转,固是曲终余音,亦是通篇大结。(王嗣]《杜臆》卷十)

末从安居,推及人情,大有民胞物与之意。(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起五句完题,笔亦如飘忽之来,疾卷了当。“南村”五句,述初破不可耐之状,笔力恣横。单句缩住黯然。“俄顷”八句,述破后拉杂事,停“风”接“雨”忽变一境;满眼“黑” “湿”,笔笔写生。“自经丧乱”,又带入平时苦趣,令此夜彻晓,加倍烦难。末五句,翻出奇情,作矫尾厉角之势。宋儒曰: “包与为怀。”吾则曰: “狂豪本色。”结仍一笔兜转,又复飘忽如风。(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二)

相关标签: 杜甫 原文 赏析
<<上一篇 2023-10-17 19:03
下一篇>> 2023-10-17 19:13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文章推荐
  • 望岳

    【题 解】这首诗选自《杜工部集》。《望岳》共有三首,分别写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这是第一首。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进京应考,……

    诗文赏析
    2023-11-21
  • 《过山农家顾况》原文与赏析

    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这是一首六言绝句。诗人以轻松活泼的笔调,鲜明生动的形象,再现了对山村农家的一次访问经……

    诗文赏析
    2023-10-19
  • 《梦天李贺》原文与赏析

    李贺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这是展示诗人奇……

    诗文赏析
    2023-10-10
  • 《贺新郎辛弃疾》原文与赏析

    辛弃疾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不得……

    诗文赏析
    2023-10-16
  • 《李凭箜篌引李贺》原文与赏析

    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

    诗文赏析
    2023-10-18
  • 《昔昔盐》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昔昔盐薛道衡【原文】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1]。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2]。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3]。关山别荡子[4],风月守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5]。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诗文赏析
    2023-10-14
  • 《长沙过贾谊宅》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长沙过贾谊[1]宅刘长卿【原文】三年谪宦此栖迟[2],万古唯留楚客悲[3]。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4],湘水无情吊[5]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6]到天涯!【……

    诗文赏析
    2023-10-23
  • 《黄鸟《诗经》》原文与赏析

    《诗经》黄鸟黄鸟,无集于Y,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Y。言旋言归,复我邦族。黄鸟黄鸟,无集于桑, 无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言旋言归,复我……

    诗文赏析
    2023-11-30
  • 《凉州词王之涣》原文与赏析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在今甘肃省西部,隋唐时地处关中通往西域的要冲,是中国经营西域的重镇。同……

    诗文赏析
    2023-10-18
  • ・韩愈(唐)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

    诗文赏析
    2023-09-27
  • 书湖阴先生壁

    【题 解】《书湖阴先生壁》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首诗,可见本诗是即兴挥毫的题壁诗。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作者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来往的……

    诗文赏析
    2023-11-24
  • 《悯农二首李绅》原文与赏析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原作新题乐府二十首,今已不传。但与其立意……

    诗文赏析
    2023-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