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学习知识 实习报告 调研报告 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句子大全
 首页   >    学习知识   >    诗文

卡塔尔的诗句

2023-09-26

关于卡塔尔的诗句合集(优选)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卡塔尔的诗句合集(优选)相关诗句范文,欢迎阅读分享!1.关于卡塔尔国家的诗歌卡塔尔.多哈一个亚洲的一个国家的一座美丽城市二十一世纪二零零六……

关于卡塔尔的诗句合集(优选)

卡塔尔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卡塔尔的诗句合集(优选)相关诗句范文,欢迎阅读分享!

1.关于卡塔尔国家的诗歌

卡塔尔.多哈一个亚洲的一个国家的一座美丽城市二十一世纪二零零六年第十二个月的第一个日期全世界都看到你!不是因为你美丽——你那碧绿的海洋;不是因为你富有——你那金色的沙漠!那是因为你用一个阿拉伯的一个伊斯兰的一个民族的伟大情怀拥抱亚洲,拥抱世界!第十五届亚运盛会因为你而更辉煌;生命与文明的盛会因为你而更荣光!阿拉伯的智慧一千零一夜的神奇卡塔尔.多哈演义勇敢与勇气全世界都看到你!一个白衣王子一匹黑色俊骥点燃民族的不屈的和平的火炬!同时就把团结的奋进的友谊的高尚精神传递!卡塔尔.多哈美丽的城市你把体育精神发扬又诠释你将带着民族的骄傲与和平与和谐与亚洲同在,与世界同行。

2.关于塔的诗句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李白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与梦得同登栖灵塔 白居易

半月悠悠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

共怜筋力犹堪在,上到栖灵第九层。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刘禹锡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题三义塔 鲁迅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3.关于打仗的诗句

关于打仗的诗句: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的时候,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陆游的《示儿》

4.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

5.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将军的弓因为冷所以不好控制,都护的铁衣因为冷所以难以穿在身上。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射人就要先射他的马,擒贼就要先擒他的王。

杜甫的《前出塞九首》

4.有关打仗的诗词

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8、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2、(《左传-曹刿论战》)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5.关于沙漠的诗句

1、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唐王维《使至塞上》

2、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唐王昌龄《从军行》

3、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全优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6.关于卡塔尔的人文地理

卡 塔 尔 概 况 国名:卡塔尔国(The State of Qatar) 独立日:9月3日(1971年) 国庆日:9月3日(1971年)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5∶2。

旗面靠旗杆一侧为白色,右侧为深褐色,两色连接处呈锯齿状。 国徽:呈圆形,由两个同心圆及具象征意义的图案组成。

小圆的黄色圆面上,两柄弯刀构成弧形,内含海水、帆船,象征该国的海上贸易和渔业生产;岸上两棵高大、繁茂的棕榈树,象征丰富的资源。大圆环上半部为白色,下半部为深褐色,为国旗颜色。

白色部分中用阿拉伯文写着“卡塔尔国”。 自然地理:11437平方公里。

位于波斯湾西南海岸的卡塔尔半岛上,南北长160公里,东西宽55—58公里。与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相邻。

全境多平原与沙漠,西部地势略高。属热带沙漠气侯,炎热干燥,沿岸潮湿。

四季不很明显。 人口:52.2万(1997年官方统计),卡塔尔人占40%,其他为外籍人,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国家。

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的瓦哈比教派。

首都:多哈(Doha) 简史:公元七世纪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17年葡萄牙入侵。

1555年被并入奥斯曼帝国版图,遭土耳其统治200多年。1846年萨尼·本·穆罕默德建立了卡塔尔酋长国。

1882年英国入侵,并于1916年强迫卡塔尔酋长接受奴役性条约,卡变为英国的保护国。二次大战后,美势力渗入。

1971年3月,英国宣布同海湾诸酋长国签订的所有条约于同年年底终止。1971年9月1日,卡塔尔宣布独立。

政治:系君主立宪制酋长国。埃米尔为国家元首,由阿勒萨尼家族世袭。

最高执行权属埃米尔,一切法令由他颁布,大臣会议协助他工作,以政府首相为首的大臣会议由埃米尔任命,其政策由大臣会议制定。禁止政党活动。

经济:经济以石油为主,所产石油95%供出口,是世界主要的石油输出国之一。原油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

政府重视发展多样化经济,以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 外交:奉行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强调伊斯兰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重视海湾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和协调与合作,主张通过和平协商解决海湾国家间的分歧、共同维护海湾的安全与稳定。

与中国关系:1988年7月9日,卡塔尔同中国建交。

7.关于荒漠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

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该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香菱学诗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使至塞上》为王维边塞诗的代表作。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大胜吐蕃,王维奉唐玄宗之令出塞赴凉州宣慰,居河西节度使幕中。此诗即出塞途中所作。它叙写了作者奉命出使边塞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以及塞外沙漠的壮景奇观,歌颂了唐帝国的幅员辽阔、国力强盛和声威远震的边功,但作者对这次战争的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

8.关于泸沽湖的诗句

我见过浩浩荡荡,一望无际的洞庭湖;也见过烟波浩渺,水雾弥漫的太湖;还见过碧波荡漾,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但是更令我心动的是那如梦似幻,神秘莫测的泸沽湖。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有幸亲临了那充满魔幻意味的泸沽湖。她宛如一颗蓝色的珍珠,镶嵌在四川省盐源县的万山丛中。

站在高山上俯视这座高原湖泊,湖中六岛,亭亭玉立,林木葱郁。湖水碧波荡漾,四季青澈,澡花都、点缀其间。湖的四周青山环绕,森林茂密,古树参天,流水潺潺,好一个人间仙境。

画家说,泸沽湖不能画出来,因为水太蓝,画出来像假的;作家说,泸沽湖的水可以直接吸入笔中写诗,但诗又无法描述他的意味;摄影家说,泸沽湖无法用镜头展现,因为镜头展现的是门外的事,泸沽湖的美只能感悟,不能言传。的确,他是一块能引发人们无尽遐想的土地。静,是泸沽湖的主旋律。站在湖边,只有山风一阵又一阵吹来,推着湖面的波纹向前再向前。

泸沽湖的一天,画面不断的变换。清晨,山峦晨雾,湖笼青烟,红霞隐约。曙光下,波光闪闪,湖面寂静,不时有船儿穿梭于湖面轻纱般的晨雾间,时隐时现。静穆中,偶尔传来悦耳的山歌声。中午,微风轻拂,涟漪层层泛起,轻舟如叶飘。傍晚,晚风推着巨浪,滚动着雪白的浪花。夜里,星辰掉入湖底,周围一片寂静,飘渺如仙境。

泸沽湖,因他那天然、奇妙、幽静的风光,成为人间仙境,旅游胜地。难怪,美国探险队队长洛克先生也发出由衷的赞叹:真是一个适合人间居住的地方。

让我心动的泸沽湖啊,我期待着与你再次相逢!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爱学习网关于卡塔尔的诗句


相关标签: 诗句
<<上一篇 2023-09-26 16:46
下一篇>> 2023-09-26 16:56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