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学习知识 实习报告 调研报告 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句子大全
 首页   >    学习知识   >    诗文赏析

《橡媪叹皮日休》原文与赏析

2023-10-18

皮日休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岗。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

《橡媪叹皮日休》原文与赏析

皮日休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岗。

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典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这是皮日休《正乐府十篇》中的第二篇,是他“有可悲可惧者,时宣于咏歌”的代表作。古人写劳动者不得温饱、忍饥号寒的诗篇不少,可写得如此具体、形象、真切,却并不多见。它通过对“橡媪”辛勤劳作、稻谷丰收、但结果只能以拾橡子充饥这一情况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唐末农民起义前夕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这一现实的极端愤恨与对这一老妇的深切同情。

开头四句,用简洁的笔墨勾出一幅贫妇拾橡子的图画:时值深秋,橡子成熟,在荆棘、杂草丛生的山岗上,散落着一些橡子。一个黄发驼背的老妇人,踏着晨霜上山拾拣橡子。拾橡子作何用呢?接着四句,写老妇人“尽日方满筐”拾来的橡子,再经“几曝复几蒸”是为了“用作三冬粮”。

读至此,人们不免要问:这位老妇为什么要以橡子充饥呢?是山地贫瘠,还是灾年歉收?诗人不置可否,却掉转笔锋,用四句极写粮食丰收的盛况。山前的稻子成熟,稻粒饱满,稻穗沉甸甸的,一阵风吹过,稻香袭人。农民们惜之胜珍珠,细心收割,精心捣舂,使得舂好的米,粒粒都象玉耳坠那样晶莹透亮。“如玉”的比喻,饱含着农民们对稻米的珍惜之情。按理,稻谷丰收,农民们可以饱腹了,老妇为何还去拾橡子充饥呢?接着的八句,诗人列举了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租税的苛重,原来春得“粒粒如玉”的稻米,农民自己不能受用,要“持之纳于官”;二是官吏的勒索,大斗量进,一石竟变成了五斗;三是高利贷的盘剥。这样一来,就把农民用血汗换来的口粮全给夺去了,农民们不得不“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一个“诳”字,道出农民多少辛酸?抒发了农民的满腔愤恨。

至此诗人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激情了,在结尾的四句中直抒胸臆:这样的统治者,连“诈仁”的伪装也不要了,只是赤裸裸地无穷尽地搜括农民的财富。田成子,春秋时齐国的宰相,以大斗借出,小斗收回,受到百姓的拥戴。诗人面对这位拾橡子的老妇,联想到历史上的田成子,深深感到了现实的“可悲可惧”,禁不住流出眼泪来了。

这首诗,有勾勒的画面,有叙述的故事,有发自内心的感叹,不仅描绘了老妇拾橡子的情景,而且揭示了老妇拾橡子的原因,可说是构思具体,思路清晰。而且,巧用对比,如以“散落榛芜冈”的橡子同“山前有熟稻”对比,以拣拾橡子同“细获”、“精舂”稻米对比,以“紫穗袭人香”同“橡实诳饥肠”对比,以当时的统治者同“诈仁”的田成子对比,使社会矛盾更加突出,使是非、爱憎更加鲜明。

相关标签: 原文 赏析
<<上一篇 2023-10-18 12:25
下一篇>> 2023-10-18 12:35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文章推荐
  •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王昌龄》原文与赏析

    王昌龄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长信秋词》题据《全唐诗》,在《乐府诗集》中题作《长信怨》。长信,宫殿名,……

    诗文赏析
    2023-10-30
  • 唐雎不辱使命

    【题 解】《唐雎不辱使命》一文选自《战国策・齐策四》,篇名为后人所加,也有称“唐且为安陵君劫秦王”的。本文所叙事实发生在秦王嬴政二十二年前后,当……

    诗文赏析
    2023-10-21
  • 《望太行曹勋》原文与赏析

    曹勋落月如老妇,苍苍无颜色。稍觉林影疏,已见东方白。一生困尘土,半世走阡陌。临老复兹游,喜见太行碧。《望太行》为曹勋晚年出使金国时作。诗一开头从……

    诗文赏析
    2023-10-31
  • 滁州西涧

    【题 解】这是一首山水诗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

    诗文赏析
    2023-10-22
  • 《渔歌子张志和》原文与赏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南宗画的始祖王维认为:“水墨最为上”。其原因是:“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传为王维所作的《山水诀》)这就是说,淡而能远,饶有余味。唯其云雾迷茫,才……

    诗文赏析
    2024-01-03
  • 《水龙吟

    陈亮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

    诗文赏析
    2024-01-02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苏轼

    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山色空鳎细雨绵绵,固然是迷人的西湖美景;风云变幻,狂风急雨,又何尝不是西湖另……

    诗文赏析
    2023-10-11
  • 《夏夜追凉杨万里》原文与赏析

    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从寻常事物中发现新意,创造出新的诗美,诗人杨万里最擅长于此。请看这首“夏夜……

    诗文赏析
    2023-10-31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冲破了送别诗中常有的那种……

    诗文赏析
    2023-10-30
  • 《怀宛陵旧游陆龟蒙》原文与赏析

    陆龟蒙陵阳佳地昔年游,谢眺青山李白楼。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这是一首以忆旧形式写出的山水风光诗。宛陵是汉代设置的古县城,至隋朝改名为宣……

    诗文赏析
    2023-11-22
  • 《临江仙欧阳修》原文与赏析

    欧阳修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关……

    诗文赏析
    2023-11-21
  • 人琴俱亡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题 解】本则内容选自《世说新语》的《伤逝第十七》,以王徽之对亡弟王献之的痛悼及随后撒手人寰的故事表达了兄弟之间极其深厚的情义。“人琴俱亡”后来……

    诗文赏析
    202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