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学习知识 实习报告 调研报告 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句子大全
 首页   >    学习知识   >    诗文赏析

《汉宫春

2023-10-16

辛弃疾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

《汉宫春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春天是古人喜欢吟咏的题材。在大部分人的作品里,都以春天象征勃勃向上的生机。辛弃疾这首咏春词别开生面,通篇怨春,又写得曲折深沉,弦外有音,是辛氏多篇咏春词中的代表作之一。

开头三句点题。说看到妇人们头上袅袅飘舞的春幡,就知道春天已经回来了。“春幡”又叫幡胜,是一种用纸剪成的饰物。《岁时风土记》载: “立春日,士大夫家,剪彩为小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可见立春日戴春幡,是古代一种风俗。宋代皇帝还在立春这天向百官赐金银幡胜,让他们戴回家去,以彰其荣耀。这三句只是平述,尚未露出心迹。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语气一顿,始露心扉。虽已立春,却并无暖意,连绵的风雨裹住冬天的余寒不放。词人用“未肯”二字,赋予自然物以人格,把风雨、余寒写活了。应当指出的是,词人这里所写的风雨,已经不是指一般“乍暖还寒”的初春现象,而隐含金人尚在,风雨未歇,词人心境仍是冬天的深意。这层深意在下面几句中就更明显了。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年时燕子”指从前的燕子。“西园”指北宋京城汴京西门外“松柏森列,百花芳芬”的琼林苑。这句说,春天来了,南燕北回,我料想,从前的燕子今晚只有做梦才能飞回以前做过窝的西园。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西园已沦落在金人之手,旧时燕子回不去了。即使回去,西园已今非昔比而满目荒凉了,要想回到从前的那个西园,惟有托诸梦里。显然,这燕子是词人自喻。这一句隐含着词人有家难归的忧愤和对中原国土惨遭金人蹂躏的怜惜。语气极为沉痛。因有这样的心理作底,下面几句就不觉突兀了。

“黄柑荐酒”、“青韭堆盘”,也都是旧日风俗。从前,每逢立春日,汴京城居民照例喝黄柑酿的酒,互送春盘。《遵生八笺》记: “立春日作五辛盘,以黄柑酿酒,谓之洞庭春色。故苏诗云: ‘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 “青韭堆盘”是指以韭、葱、蒜等五种辛味菜为原料的拼盘,因其味“辛”与“新”同音,取“迎新”之意。“浑未办”是全未办的意思。这两句说明词人终日为国事担忧,根本无心过节,黄柑酒尚未置办,更谈不上做五辛盘了。

下片写春来后的随想。前三句: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表面是说,春风过处,梅花绽开,柳絮翻飞,大地将重新被装扮得姹紫嫣红,其实暗指那帮“暖风薰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的朝中权贵。他们平日歌舞升平,只知享乐,春天一到,观灯、赏梅、踏青、游春便是他们要做的事,真是更没得闲了。“闲时又来镜里,改变朱颜。”这似乎漫不经心的一笔,却使词意又推进一层。表面是写冬去春来,韶华偷换,改变了多少朱颜翠鬓。笔锋所指,仍是那帮权贵,他们即使闲下来,也只会干些屈膝求和,误国殃民之事,不仅浪费了他们自己的年华,还耽误了多少有志之士的青春!这几句语含讥刺却不露痕迹,写得非常巧妙。

下一句“问何人、会解连环?”可以说是对以上数句的总结。“解连环”典出《战国策・齐策》:秦昭王派人送给齐国王后一串玉连环,说齐国人很聪明,能解开这连环吗?王后遍示群臣,无人能解。王后自己用锥将连环打破,告诉秦王说:连环已被解开。这两句意思是我心中积满了忧愁,就象紧扣的连环,谁能替我解开?这一问既是问人又是问己,是充满忧愤而又无可奈何的一问。至此,词人的愤懑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一句:“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寒雁先还。”犹如一声长叹。是说:花开花落,时光在不断流逝,而自己的抱负不知何日才能实现?如今,简直怕再看见春来花开,春去花落,塞上的雁儿一次次先于自己飞回北方的情景了。这就将词人痛惜年华虚度,愤叹壮志莫酬的激情推向又一个高峰。声情并注,摧人心肺。同时又照应了上片,使“浑未办”、“更传”两句的原因得到了解释。

全词以春日、春俗、春景写春思、春愁、春怨,表一层意思,里一层意思。由立春起兴,淡淡写来,而笔锋四射,意蕴深远。沈祥龙《论词随笔》云: “感时之作必借景以形之,不言正意,而言外有无穷感慨。”明王世贞《m州山人词评》云: “稼轩辈抚时之作,意存感慨。”诸论可作理解此词的参考。

“春幡”九字,情景已极不堪。燕子犹记年时好梦。“黄柑”、“青韭”,极写宴安鸩毒。换头又提动党祸。结用“雁”与“燕”激射,却捎带五国城旧恨。辛词之怨,未有甚于此者。(周济《宋四家词选》)

世称词之豪迈者,动曰苏辛。不知稼轩词自有两派,当分别观之。如《金缕曲》之“听我三章约”、“甚矣吾衰矣”二首,及《沁园春》、《水调歌头》诸作,诚不免一意迅驰,专用骄兵。若《祝英台近》之“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能带将愁去”,《摸鱼儿》发端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结语之“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百字令》之“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水龙吟》之“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满江红》之“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汉宫春》之“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皆独茧初抽,柔毛欲腐,平欺秦、柳,下轹张、王。宗之者固仅袭皮毛,诋之者亦未分肌理也。(〔清〕邓廷桢《双砚斋词话》)

相关标签: 辛弃疾 原文 赏析
<<上一篇 2023-10-16 11:03
下一篇>> 2023-10-16 11:13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文章推荐
  • 《蒹葭》

    【题解】 《蒹葭》属于秦风。《蒹葭》抒写了怀人之情。对这首怀人诗,历来解说不一。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

    诗文赏析
    2023-12-15
  • 《偶见》明代诗赏析

    偶  见深山曲路见桃花,马上匆匆日欲斜。可奈玉鞭留不住,又衔春恨到天涯。【说明】 马前桃花,原为游子所流连,只是玉鞭遥挥,欲留难住。春恨无端,此亦其一。颇疑桃花非实指,或有崔护《游南城诗》之意……

    诗文赏析
    2023-11-23
  • 《古风(其十九)李白》原文与赏析

    李白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

    诗文赏析
    2023-10-18
  • 《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林景熙》原文与赏析

    林景熙偶伴孤云宿岭东,四山欲雪地炉红。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这首小诗的题目富于启发性:一户山里人家刚糊的窗纸,居然是一封重要的军事防御……

    诗文赏析
    2023-11-20
  • 《燕歌行秋风萧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燕歌行・秋风萧瑟曹丕【原文】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1]。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2]?贱妾茕茕[3]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

    诗文赏析
    2023-10-23
  • ・《上陵》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上陵无名氏【原文】上陵何美美,下津风以寒[1]。问客[2]从何来,言从水中央。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3];木兰为君棹,黄金错其间[4]。沧海之雀赤翅鸿,白雁随。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醴……

    诗文赏析
    2023-09-26
  •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原文与赏析

    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曾于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四月到大和九年(835)初在淮南节度牛僧孺幕……

    诗文赏析
    2023-11-22
  • 无题

    【题 解】“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尝开。”李商隐处在政治腐败的晚唐时期,和众多不得志诗人一样,郁郁而终。他写了不少“无题”诗,有的在政治上有……

    诗文赏析
    2023-10-06
  • 劳山道士

    【题 解】本文讲述了王生不守本分,入山求道未成反而受了捉弄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读来令人深思。【注释翻译】鉴赏分析本文通过王生求师畏苦、求法失灵……

    诗文赏析
    2023-11-29
  • 《贺圣朝

    叶清臣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这是一首留别词。全词用……

    诗文赏析
    2023-10-24
  • 《钓鱼湾储光羲》原文与赏析

    储光羲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这首诗写一个青年在幽美静寂的环境中等待情人的到来,并体现了青年热切……

    诗文赏析
    2023-10-08
  • 《蜀相杜甫》原文与赏析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三国时……

    诗文赏析
    202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