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学习知识 实习报告 调研报告 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句子大全
 首页   >    教育资讯   >    论文范文

基于金泰尔动作技能分类理论的教学策略研究及其评价机制探讨-教学论文评审

2023-08-05

基于金泰尔动作技能分类理论的教学策略研究及其评价机制探讨――以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为例摘要本研究以金泰尔的二维分类理论为研究的基础,以篮球技能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作为媒介,通过金泰尔动作技能的二维……

基于金泰尔动作技能分类理论的教学策略研究及其评价机制探讨-教学论文评审

基于金泰尔动作技能分类理论的教学策略研究及其评价机制探讨――以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为例摘要本研究以金泰尔的二维分类理论为研究的基础,以篮球技能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作为媒介,通过金泰尔动作技能的二维分类法将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进行拆解,形成了16类不同操作条件下的阶段性技能,并结合技术特征以及体育的教学实践将这些阶段性技能整合连接,制定出符合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能掌握形成规律的教学策略以及相对应的阶段性技能评价机制,以期有效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一线体育教师开展相应的技能教学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金泰尔分类法;教学策略;评价机制;Absrtact:Based onGentiles two-dimensional classificationtheory,this studydisassembles thetwo-dimensional classificationmethod ofGentiles movementskill throughthe mediumof two-handed chestpass andcatch inbasketball skills,formed16different operatingconditions underthe stageof skill,and combinedwith technicalcharacteristics andteaching practiceof thesestages ofskill integrationlink,in orderto providetheoretical referencefor thefirst-line physical-education teachers,the teachingstrategy andthe correspondingevaluation mechanismof thepassing andcatching skillsare workedout.Keywords:Gentile classification;Teaching Strategy;Evaluation Mechanism;金泰尔二维分类法中所包含的“动作功能维度”和“环境背景维度”能够将完整复杂的动作技能分解为16类阶段性的技能,这种阶段性的技能也反应了完整性动作技能不同的形成阶段依此反推,这16类阶段性的技能既可以用于动作技能教学中递进式教学策略设计的参考,也可以用于递进式技能形成阶段学习效果的评价如何将这种技能分类理论应用至技能教学,并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体系是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1、运动技能的定义及其特征运动技能是指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肢体动作系统⑴,包含三个特征指向目标;动作技能的操作具有随意性,但区别于条件反射的运动;动作技能需要身体、头或肢体的运动来实现任务目标⑵如此运动技能可以概括为“需要肢体主动参与的具有一定目标指向的随意性身体运动”

2、金泰尔对于运动技能形成理论的理解与发展运动技能的获得是由动作模仿到逐渐直至自动化的过程,即通常认为的“三阶段模型”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三阶段模型”注重对运动技能各形成阶段的状态进行划分而金泰尔根据运动技能各个形成阶段的技能操作目标提出了两个阶段模型第一阶段即“最初阶段”,其包含两个目标的内容

①获得运动协调模式;

②在技能操作时学会区分所处环境中的受限条件与非受限条件第二阶段即“后期阶段”,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

①发展运动模式能力,以适应不同的操作情景;

②提高完成技能目标的一致性;

③学会经济有效地控制技能的方法⑶金泰尔对于动作技能形成理论的延伸也印证了其二维技能分类理论中对于阶段性技能操作目标的要求

3、金泰尔运动技能的二维分类法由于传统一维分类法的局限性很难对于技能结构或操作环境相对复杂动作技能的进行划分,因此金泰尔二维分类理论应运而生它包含环境背景和动作功能两个维度,具体分类见表lo

1.1环境背景维度操作环境的环境背景维度可以分为调节条件和尝试间变化所谓调节条件是指在技能操作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并影响操作者运动特征的环境背景特征,包括操作过程的支撑面、目标和操作中可能涉及的任何物体或其他人例如球排球两人迎面”一抛一垫“即属于调节条件固定,而两人迎面互垫球即调节条件运动尝试间变化是指在一种情境或一次练习中进行的技能操作存在调节条件,在下一操作情境或练习中可能出现或可能不出现的不确定性例如篮球传接球过程有防守,此时传球人需要调整传球的方向和力度以达到目的,即存在尝试间变化;相反没有防守人,且相互移动传接球的两个人移动路线恒定,即不存在尝试间变化

3.2动作功能维度表征技能的动作特征中的两个维度分别为是否存在身体移动及有无器械操作若在技能操作过程中存在身体的主动移动则为身体移动,反之为身体移稳定同样,若技能操作是徒手进行的即无操纵,反正为有操纵⑷表1金泰尔动作技能二维分类表⑸动作功能维度身体稳定身体移动无器械操作有器械操作无器械操作有器械操作1A1B1C1D固定环境调身体稳定身体稳定身体移动身体移动节条件无操纵有操纵无操纵有操纵无尝试间变调节条件固定调节条件固定调节条件固定调节条件固定化无尝试间变化无尝试间变化无尝试间变化无尝试间变化固定环境调2A2B2C2D身体稳定身体稳定身体移动身体移动环节条件无操纵有操纵无操纵有操纵境背调节条件固定调节条件固定调节条件固定调节条件固定景尝试间变化维尝试间变化尝试间变化尝试间变化尝试间变化度运动环境调3A3B3C3D身体稳定身体稳定身体运动身体运动节条件无操纵有操纵无操纵无操纵无尝试间变调节条件运动调节条件运动调节条件运动调节条件运动化无尝试间变化无尝试间变化无尝试间变化无尝试间变化运动环境调4A4B4C4D节条件身体稳定身体稳定身体运动身体运动无操纵有操纵无操纵有操纵调节条件运动调节条件运动调节条件运动调节条件运动尝试间变化尝试间变化尝试间变化尝试间变化尝试间变化表1是金泰尔对于动作技能完整的二维分类,纵向上的环境背景维度用上4表示,横向上的动作功能维度用A-D表示从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来看,表中1A所表示的技能形成阶段是最初级阶段,随着运动条件的逐渐增加,技能的操作难度逐渐增加,4D所表示的内容是该动作技能的最高难度,即完全掌握的该项技能

4、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在金泰尔二维分类理论下的解析篮球运动属于同场对抗类运动项目,他要求运动员在快速移动中进行技战术配合,通过“运、传、投”等基本技术的组合运用完成得分,从金泰尔的二维分类理论来看,篮球运动属于身体运动、有操纵、调节条件运动且存在尝试间变化,即“4D”⑹依据金泰尔动作技能的分类理论,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完整动作技术的二维分类内容,见表2表2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技能的金泰尔分类表动作功能维度身体稳定身体移动无器械操作有器械操作无器械操作有器械操作1A IBIC1D固定环境调节条件徒手、原地模仿持球、原地做双徒手、移动中模持球、行进间做做双手胸前传接手胸前传接球的仿做双手胸前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无尝试间变化球的练习练习传接球的练习练习固定目标2A2B2C2D固定环境调节条件徒手、原地模仿持球、原地做不徒手、移动中模持球、行进间做做不同距离或方同传球距离或方仿做不同距离或不同距离或方向向环境的双手胸前传向的双手胸前传方向的传接球练的双手胸前传接尝试间变化背接球练习接球练习球练习景维3A3B3C3D度运动环境调节条件徒手、原地模仿持球、原地传球徒手、移动中模持球、行进间传传球给行进间的给行进间的同仿传球给行进间球给行进间的同无尝试间变化同伴,同伴的移伴,同伴移动路的同伴,同伴移伴,同伴的移动动路线恒定线恒定动路线恒定路线恒定4A4B4C4D运动环境调节条件徒手、原地模仿持球、原地传球徒手、移动中模持球、行进间传传球给行进间的给行进间的同仿传球给行进间球给行进间的同尝试间变化同伴,同伴移动伴,同伴移动路的同伴,同伴的伴,同伴的移动路线不规律线不规律移动路线不规律路线不规律根据表2可知,该运动技能的从左上角1A原地的徒手练习,到右下角4D行进间有防守的持球练习,技能操作的难度随着支撑面、目标等条件的增加逐渐增大完整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技能符合身体运动、有操纵、调节条件运动,存在尝试间变化4D的特征表2是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技能的二维分类,它既可以表示该动作技能递进性的教学策略也可以反应该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不同掌握阶段

3.1基于金泰尔动作技能分类理论的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策略的分析由于技术动作的特殊性,表2中部分递进性的教学策略或阶段性动作技能没有实际操作的意义在实际教学的环境背景下,双手胸前传接球完整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分析,见表3表3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技能递进性的练习策略递进金泰尔分学习步骤排序类徒手、原地做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习体会基本传接手型和上下肢的协调发I1A力持球、原地做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习体会传球时的蹬地发力和接球后的II1B缓冲持球、原地做不同传球距离或方向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在原地传接球练III2B习的基础上增大距离,体会远距离传接球时上下肢协调用力持球、行进间做不同距离或方向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两人传球,同伴原地,练习者侧身两点移动进行传接球练习者,体会侧身移动中的“跨接迈传”IV以及上下肢的协调用力2D口3B在之前练习的基础上,两人交换角色练习练习者原地持球传球给侧身跑进的同伴,体会传球的提前量持球、行进间传球给移动中的同伴,同伴的移动路线恒定两人按照指定路V线行进间传接球,体会侧身跑过程中传球的提前量以及“跨接迈传”上下肢3D的协调持球、行进间传球给行进间的同伴,同伴的移动路线不规律两人全场传接VI4D球配合,增加防守人,在不违例的情况下完成全场跑动间的传接球练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运动遵循从徒手到有球,从个体到集体,从原地到行进间的运动特点,因而在金泰尔动作技能分类理论中其技能获得的过程是以lA-1B-2B-2DH3B-3D-4D的规律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各运动技能的特殊性,各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不同,并不是所有运动技能都符合这样的学习策略,如健美操、田径等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根据金泰尔动作技能分类理论中的二维分类条件逐渐提高参与者动作练习的难度标准之外,还要对每一阶段的练习内容进行操作难度要求的再划分可以在同一种练习手段中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逐渐增加操作难度,这种难度的增加可以是基于身体素质要求也可以是自身操作能力要求的增加如在进行两人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时3D,可以随着学生掌握能力的增加逐渐要求学生加快跑进速度,这种练习难度的增加是基于练习者自身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可以基于学生技能操作能力的要求,即加快“跨接迈传”的衔接,提升传接球的动作速度等⑻

4.2基于金泰尔动作技能分类理论的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评价的分析金泰尔动作技能的二维分类将复杂多变的运动技能从最初始的一元状态逐渐增加操作条件直至形成可以用于竞赛的技能动作水平,在形成过程中附加的操作条件不同,其所表示的动作技能形成阶段也不同,这种技能形成过程中附加的操作条件是阶段性评价重要参考,这种递进式的阶段性评价见表4表4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能形成的阶段性评价表评价技能形式评价内容等级I徒手、原地做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习1A学生传接球手型的准确性持球、原地做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习1B学生传接球调整能力及基本技术动作的II稳定性持球、原地做不同传球距禺或方向的双手胸学生传接球调整能力及基本技术动作的III前传接球练习2B稳定性持球、行进间做不同距离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学生慢速移动中“跨接迈传”协调衔接练习2D与传球的准确性IV持球、原地传球给行进间的同伴,同伴移动学生面对同伴的慢速移动时,对于传球路线恒定3B“提前量”的选择与判断持球、行进间传球给移动中的同伴,同伴的移学生在快速移动中“跨接迈传”的协调V动路线恒定3D衔接能力以及对于传球“提前量”的选择与判断持球、行进间传球给行进间的同伴,同伴的移学生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临场运用能VI动路线不规律4D力,在有防守人的情况下对于运、传技术的判断、选择运用能力表4是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能形成各阶段性评价的具体内容,随着操作条件的增加,操作技能的要求也提高,评价内容的难度系数也不断提高,进而形成该技术完整的动作评价体系,与上文中的技能递进性的练习手段相呼应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将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性评价与课堂中的课时、单元或模块评价相结合,以更适应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9]

5、结语金泰尔动作技能分类法能够通过两个维度四个方面将复杂完成的运动技能分类,形成一个个单

一、简单动作技能,这些单一的动作技能随着技能操作条件的增加而逐渐接近完整的动作技术将这种理论应用至体育教学流程的设计能够使得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更具逻辑性也保证了各阶段教学内容衔接的紧密性同样基于金泰尔理论应用下的教学阶段性评价的针对性更强,评价体系的系统性与递进性也得到了有效保障参考文献

[1]邓东贤.基于金泰尔学习理论的高校乒乓球教学实验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

2017.⑵裘敏龙,刘伟平.运动技能形成三阶段动作表象与教法策略一一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为例[J].体育教学,2017,3709:39-

40.

[3]郭秀艳,崔光成.内隐学习本质特征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201:43-46+

126.

[4]王风飞,孙庆祝,陈伟.金泰尔二维分类法视角下的排球技术教学应用研究5?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3005:63-

66.

[5]Richard A.Magill.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第七版[M].张忠秋,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0-

16.6]于波.金泰尔动作技能分类对初中生运动技能学习的帮助一一以双手胸前传接球为例[J].运动,201502:123-

124.

[7]李娟,李睿恒,张宗伟,李彦.基于动作技能学习与控制理论的背越式跳高教学方法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08:93-

95.

[8]李明,秦国阳.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四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J].体育教学,2019,3908:49-

51.⑼高航.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多元化模式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4:82+

84.。

  
<<上一篇 2023-08-05 20:25
下一篇>> 2023-08-05 20:37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