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学习知识 实习报告 调研报告 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句子大全
 首页   >    学习知识   >    诗文

形容小人的诗句孔子 关于形容小人的诗句

2023-03-20

关于形容小人的诗句孔子合集(优选)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形容小人的诗句孔子合集(优选)相关诗句范文,欢迎阅读分享!1.表达小人的诗句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春秋孔子《论语·述而》译……

关于形容小人的诗句孔子合集(优选)

形容小人的诗句孔子 关于形容小人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形容小人的诗句孔子合集(优选)相关诗句范文,欢迎阅读分享!

1.表达小人的诗句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春秋孔子《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2、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春秋佚名《国风·鄘风·相鼠》

译文:你看这黄鼠还有皮,人咋会不要脸面。人若不要脸面,还不如死了算啦。你看这黄鼠还有牙齿,人却不顾德行。

人要没有德行,不去死还等什么。你看这黄鼠还有肢体,人却不知礼义。人要不知礼义,还不如快快死去。

3、小人无节,弃本逐末。喜思其与,怒思其夺。——《小人吟》宋 邵雍

译文:卑贱的人是不讲气节的,他们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喜欢想起给与别人的帮助或东西,厌恶想起对别人的强取。

4、君子何尝去小人,小人如草去还生。但令鼓舞心归化,不必区区务力争。——《论语绝句一百首其一》宋 张九成

译文:君子为什么要和小人过不去呢?小人就像野草一样 去除了又会出现。只要自己勉励自己就好了,不必为区区小人去争斗什么。

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第二》

译文: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和什么人交往都能一视同仁,从不拉帮结派;小人却总是喜欢结党营私,和自己相近的人结成小圈子,一起排斥异己者。

2.表达小人的诗句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春秋孔子《论语·述而》译文: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2、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春秋佚名《国风·鄘风·相鼠》译文:你看这黄鼠还有皮,人咋会不要脸面。人若不要脸面,还不如死了算啦。

你看这黄鼠还有牙齿,人却不顾德行。人要没有德行,不去死还等什么。

你看这黄鼠还有肢体,人却不知礼义。人要不知礼义,还不如快快死去。

3、小人无节,弃本逐末。喜思其与,怒思其夺。

——《小人吟》宋 邵雍译文:卑贱的人是不讲气节的,他们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喜欢想起给与别人的帮助或东西,厌恶想起对别人的强取。4、君子何尝去小人,小人如草去还生。

但令鼓舞心归化,不必区区务力争。——《论语绝句一百首其一》宋 张九成译文:君子为什么要和小人过不去呢?小人就像野草一样 去除了又会出现。

只要自己勉励自己就好了,不必为区区小人去争斗什么。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第二》译文: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和什么人交往都能一视同仁,从不拉帮结派;小人却总是喜欢结党营私,和自己相近的人结成小圈子,一起排斥异己者。

3.孔子关于君子小人的语录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出自:《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

君子与小人价值取向不同,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所谓“利”,是指金钱、财富等物质利益;所谓“义”,是指道义、正义等超越物质利益之上的道德价值。

君子行事都是以义作为根本,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是与义作比较后才为之的。而小人只讲究私利,以利来衡量,会为利益舍弃道义,做事只想到有没有利可图。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出自:《论语·子路》。

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出自:《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象春风吹拂,清爽和畅,象秋月挥洒,皎洁光华。内心保持这样的境界,与人为善,所以“坦荡荡”。至于小人,总是患得患失,不是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或者是某件事对自己不利,忙于算计,受各种利欲所驱使,经常陷入忧惧之中,所以总是“长戚戚”。

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出自:《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

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出自:《论语·颜渊》。

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作为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4.形容小人的诗句

原发布者:**亚

形容小人的经典古诗词【篇一:形容小人的经典古诗词】原诗: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素带曳长飚,华缨结远埃。日中安能止,钟鸣犹未归。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猜。一言分圭爵,片善辞草莱。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原诗:清淮控隋漕,北走长安道。樯形栉栉斜,浪态迤迤好。初旭红可染,明河澹如扫。泽阔鸟来迟,村饥人语早。露蔓虫丝多,风蒲燕雏老。秋思高萧萧,客愁长袅袅。因怀京洛间,宦游何戚草。什伍持津梁,澒涌争追讨。翾便讵可寻,几秘安能考。小人乏馨香,上下将何祷。唯有君子心,显豁知幽抱。原诗: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守者愆实数,略有其名存。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园吏未足怪,世事固堪论。呜呼战伐久,荆棘暗长原。乃知苦苣辈,倾夺蕙草根。小人塞道路,为态何喧喧。又如马齿盛,气拥葵荏昏。点染不易虞,丝麻杂罗纨。一经器物内,永挂粗刺痕。志士采紫芝,放歌避戎轩。畦丁负笼至,感动百虑端。原诗: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君子芳桂性,春荣冬更繁。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莫蹑冬冰坚,中有潜浪翻。唯当金石交,可以贤达论。原诗:铸镜须青铜,青铜易磨拭。结交远小人,小人难姑息。铸镜图鉴微,结交图相依。凡铜不可照,小人多是非。原诗:君子称一善,馨香遍九垓。小人妒一善

5.关于“君子”“小人”的古语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

解析:白话文意思是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君子自己省察自己,孟子对此曾说,君子要反求诸己,是否待人不忠等。自己反省以后而忠,那对方就是妄人而已矣,不必与他计校。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里仁》

解析:白话文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修身者必须以义为重,千万别在利上面,天天以利来,怎么能修身、怎么能修道?可以说,孔子这句话也是点出了一个君子与小人最大的区别。

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第二》

解析:白话文意思是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智者,善于团结、真心相助、忠诚坦荡,而那些心怀不轨的小人则貌合神离、口蜜腹剑,暗中勾结,从不会光明正大。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解析:白话文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里仁》

解析:白话文意思是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缮,小人则记惦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6.只写有《论语》含有“小人”的原文句子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第二》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第四》4.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第六》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第七》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第十二》8.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0.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1.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12.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第十三》13.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14.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第十四》15.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6.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7.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第十五》1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第十六》19.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20.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21.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22.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论语"阳货第十七》23.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第十九》。

7.有哪些关于孔子的诗句,名言

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是可忍,孰不可忍? 10、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朽木不可雕也。 1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8、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3、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2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2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2、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5、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3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3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3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9、不学礼,无以立。 40、有教无类。

4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7、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4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9、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50、礼之用,和为贵。 5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52、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5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56、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5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8、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5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6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6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3、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4、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6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8、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69、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70、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7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7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7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7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7、德不孤,必有邻。 78、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7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80、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8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83、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8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86、博学之。

【孔子:小人之心】

道不同,言不同,事不同,心不同;小人之心,多尔为其害。 心远则知,心小则困。小人之心,若有灵性,无可可作。 心屈而开,心滑而润,少见而狂,多落而败。小人之心,不可托付。 贪财而滥,钱币若毒。小人之心,倘若将进,止不及行。 欲望无止,贪婪无穷。小人之心,只见当下,不能及计。 顺从而得,反对而亡。小人之心,空怨而得,无可奈何。

相关标签: 形容 小人 诗句 孔子
<<上一篇 2023-03-21 07:00
下一篇>> 2023-03-20 22:34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