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学习知识 实习报告 调研报告 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句子大全
 首页   >    学习知识   >    诗文

关于邹城的诗句合集(通用) 关于邹城的诗句

2023-12-03

1.与济宁市有关的诗词与济宁市泗水县有关的诗词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与济宁市兖州区有关的诗词有《登兖州城楼》,与济宁市任城区有关的诗词有《赠任城卢主簿》,与济宁市金乡县……
1.与济宁市有关的诗词

关于邹城的诗句合集(通用) 关于邹城的诗句

与济宁市泗水县有关的诗词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与济宁市兖州区有关的诗词有《登兖州城楼》,与济宁市任城区有关的诗词有《赠任城卢主簿》,与济宁市金乡县有关的诗词有《金乡张氏园亭》。

1、《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唐·杜甫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译文:我们夜里在梁园饮酒起舞,春季则在泗水纵情吟唱。虽然才华超群却无用武之地,虽然道德崇高却无人理解。

2、《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唐·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译文:离痛饮后大醉而别还有几日,我们登临遍附近的山池楼台。什么时候在石门山前的路上,重新有我们在那里畅饮开怀?漾漾的秋波摇荡在眼前泗水,熠熠的海色映亮了远山徂徕。

我们就如飞蓬一样各自飘远,且来个淋漓痛快饮尽手中杯!3、《登兖州城楼》 唐·杜甫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译文: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

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这里,鲁恭王修的灵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芜的城池。我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在城楼上远眺,独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4、《赠任城卢主簿》 唐·李白海鸟知天风,窜身鲁门东。临觞不能饮,矫翼思凌空。

钟鼓不为乐,烟霜谁与同。归飞未忍去,流泪谢鸳鸿。

译文:海鸟感知大风的到来,飞到鲁国都城东门外避风。面对杯中的酒,却无心畅饮,挥着翅膀渴望在天空翱翔。

祭祀的钟鼓也不能让它开心,烟霭霜雾能与谁相共。不忍心就这样归去,只能以泪愧谢贤德友朋。

5、《金乡张氏园亭》 宋·石延年亭馆连城敌谢家,四时园色斗明霞。窗迎西渭封侯竹,地接东陵隐士瓜。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纵游会约无留事,醉待参横月落斜。

译文:亭台楼馆,连绵不断,与城相接,规模超过了东晋的谢家;园中四季如春,百花斗妍,如云似霞。推开小窗,迎面是一大片修竹,苍翠欲滴;踱出园门,毗邻有一大块瓜田,景色如画。

禽鸟相亲相近,你呼我答;满树的繁花相续,香气弥漫,清幽淡雅。我尽情地游赏着园中的美景,无牵无挂;喝醉了酒,等待着月亮西落,参星横斜。

2.与济宁市有关的诗词

李白所作关涉济宁的诗篇介绍 一、李白在济宁各县市区遗诗统计(共53首) 任城(中区) 1.《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2.《古风其十》;3.《鲁东门泛舟二首》 (含2首诗);4.《送梁四归东平》;5.《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6.《鲁东门观刈蒲》;7.《雪谗诗赠友人》;8.《咏邻女东窗海石榴》;9.《别鲁烦》;10.《古意 南陵别儿童入京》;11.《赠任城卢主簿潜》;12.《行路难三首》(含3首诗);13.《东鲁见狄博通》;14.《梦游天姥吟留别》;15.《将进酒》;16.《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17.《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18.《寄王屋山人孟大融》;19.《朝鲁儒》;20.《送薛九被谗去鲁》;21.《古风其二十》;22.《赠从弟冽》;23.《任城县令厅壁记》;24.《梁甫吟》;25.《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26.《送范山人归太山》29首 兖州 1.《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2.《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3.《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眘笽》;4.《戏赠杜甫》;5.《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6.《鲁郡东石门别杜二甫》;7.《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8.《鲁郡叶和尚赞》;9.《鲁郡崇明寺陀罗尼幢赞并序》9首 曲阜 1.《大庭库》;2.《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3.《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4.《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4首 邹城 1.《琴赞》1首 金乡 1.《赠范金乡二首》(含2首诗);2.《送友人》;3.《送金乡韦八之西京》;4.《金乡薛少府厅画鹤赞》5首 汶上 1.《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2.《鲁中都东楼醉起作》;3.《早秋赠裴十七仲堪》;4.《别中都明府兄》;5.《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5首 二、李白在外地所作有关济宁的诗篇一览(共6首) 金陵 《送杨燕之东鲁》 此诗为李白离家任城的第二年(天宝七年),思念任城家中两个儿子所作。

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

夫子华阴居,开门对玉莲。何事历衡霍,云帆今始还。

君坐稍解颜,为君歌此篇。我固侯门士,谬登圣主筵。

一辞金华殿,蹭蹬长江边。二子鲁门东,别来已经年。

因君此中去,不觉泪如泉。 金陵 《寄东鲁二稚子》 此诗为李白离家任城的第三年(天宝八年)五月,为思念任城家中的儿女、酒楼、桃树等所作。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金陵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此诗为李白离家任城的第三年(天宝八年)六月,托友人探家所作。

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气成霞。水国郁蒸不可处,时炎道远无行车。

夫子如何涉江路,云帆袅袅金陵去。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

我家寄在沙丘傍,三年不归空断肠。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

商丘、开封一带 《赠武十七谔并序》 此诗作于天宝十五年,安史叛军已攻陷东都洛阳,李白正准备南迁。 马如一匹练,明日过吴门。

乃是要离客,西来欲报恩。 笑开燕匕首,拂拭竟无言。

狄犬吠清洛,天津成塞垣。 爱子隔东鲁,空悲断肠猿。

林回弃白璧,千里阻同奔。 君为我致之,轻赍涉淮原。

精诚合天道,不愧远游魂。 浔阳 《万愤词投魏郎中》 此诗为乾元一年(758年)在浔阳狱中所写。

穆陵关在青州齐长城关口,此地喻指东鲁济宁。 海水渤贑,人罹鲸鲵。

蓊胡沙而四塞,始滔天于燕齐。何六龙之浩荡,迁白日于秦西。

九土星分,嗷嗷栖栖。南冠君子,呼天而啼。

恋高堂而掩泣,泪血地而成泥。狱户春而不草,独幽怨而沉迷。

兄九江兮弟三峡,悲羽化之难齐。穆陵关北愁爱子,豫章天南隔老妻。

一门骨肉散百草,遇难不复相提携。树榛拔桂,囚鸾宠鸡。

舜昔授禹,伯成耕犁。德自此衰,吾将安栖。

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临危而相挤。子胥鸱夷,彭越醢醯。

自古豪烈,胡为此鋢。苍苍之天,高乎视低。

如其听卑,脱我牢狴。傥辨美玉,君收白皀。

浔阳 《上崔相百忧章》 此为乾元一年(758年)在浔阳狱中所写。“草掷二孩”意指此诗除送给左丞相崔涣外,还投掷给在任城家中的两个孩子。

共工赫怒,天维中摧。鲲鲸喷荡,扬涛起雷。

鱼龙陷人,成此祸胎。火焚昆山,玉石相槌。

仰希霖雨,洒宝炎煨。箭发石开,戈挥日回。

邹衍恸哭,燕霜飒来。微诚不感,犹絷夏台。

苍鹰搏攫,丹棘崔嵬。豪圣凋枯,王风伤哀。

斯文未丧,东岳岂颓。穆逃楚难,邹脱吴灾。

见机苦迟,二公所稵。骥不骤进,麟何来哉。

星离一门,草掷二孩。万愤结习,忧从中催。

金瑟玉壶,尽为愁媒。举酒太息,泣血盈杯。

台星再朗,天网重恢。屈法申恩,弃瑕取材。

冶长非罪,尼父无猜。覆盆傥举,应照寒灰。

3.赞美邹城的作文

我们美丽的邹城是个经济发达的城市。

人们现在重视了对环境的保护,我现在就说说农业的发展。 随着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邹城市看庄镇农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们正向着科技型农民转变。

如今,走在看庄镇的田间地头,处处可以感受到农业种植的惊喜变化。 比如说,在看庄镇,“单一”种植模式不断刷新着,土豆套种玉米,大樱桃套种花生……正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土豆种植大户李兴才说:“土豆与玉米进行间作套种,玉米不减产,前期又为土豆增光降温,有利于出全苗,是发展高效农业化比较好的模式。目前,我们村采用玉米土豆套种技术的种植户已达到八十多户,种植面积达四百多亩。”

据悉,“花样种植”比单纯的种植农作物,每亩可增加收入两千多元。 看,这就是我们邹城的农业变化。

我相信,如果人们再继续研究,农业的变化一定会更大,会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欣喜。

4.关于邹城六中2022年诗歌朗诵的新闻稿

《飞翔吧!中国!》

诗人:春城阿海

穿过你柔美的视线,

我在你群山环绕的怀里放声高歌,

我是你最爱的龙儿,

你是我伟大的母亲,

哦!我亲爱的祖国,

我陪你笑看风雨,

陪你泪水滑落,

今夜我手捧星辰追逐梦想,

面朝大海为你研磨,

哦!我亲爱的祖国,

强权者你绝不畏惧,

残弱者你无私给以,

地球终于发现了你的名字,

啊!美丽的中国!

今夜你如诗的笑容绽放世界,

你美丽的山河气势冲天,

今夜我踏浪归来为你迎风起舞,

我是你最忠实的战士,

我是你最听话的孩子,

为了你我愿意,

站在狂澜的暴风雨里,

手握双拳为你把关紧守,

飞翔吧!中国!

看着你迎风含笑,

我才能拥抱幸福,

飞翔吧!中国!

我们就是自己的主流,

怀揣梦想手捧自由。

5.描写曲阜古建筑的语句(高悬赏)

孟子故里邹城位于我省南部,与孔子故里曲阜毗邻,很早就被人们合称为“邹鲁”,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的美誉,1989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保存着孟庙、孟府、孟林等多处与孟子有关的遗址、遗迹及纪念性建筑。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说的另一位代表人物。

他的重民轻君之论、性善养气之说,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震古烁今。因此自古以来孔孟并提,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

日前记者走进这片古老的“圣地”探访,那飞檐彩拱的庙宇,桧柏掩映的殿庑,如岗如阜的陵墓,蚀迹斑斑的碑碣,都无言地叙述着历史的沧桑;游走其间,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耳熟能详的语句,在脑中也愈发鲜活起来。毕竟,比起实物的遗存,思想的影响更为恒久而深入人心。

冷清庙宇写照历史 孟庙位于邹城市南关,又称亚圣庙,为历代祭祀孟子的场所。在邹城文物局做了多年导游、现为孟庙孟府管理所副所长的张慧女士告诉记者,孟子殁后,并不像孔子那样以所居之堂为庙,而是在1300多年以后的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由孔子45代孙孔道辅于四基山访得其墓,依墓建庙,因距城较远,瞻仰祭祀诸多不便,于宣和三年(1121年)迁建到现在的地方。

近千年来,历代重修达38次之多,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地震倾圮后重建的,规模仅次于孔庙,为我省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也是国内稀存的宋元至明清时期古建筑代表作品。1988年,与孟府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孟庙,先入棂星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西两侧各立斗拱木坊,左为“继往圣”、右为“开来学”,显然是颂扬孟子对儒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功绩。穿过亚圣坊,孟庙逐院推进,错落有致,院院不同、各具格局。

亚圣殿是孟庙的主体建筑,堪称一个集建筑、雕塑、绘画、书法于一体的古代艺术博物馆。抱柱上有乾隆皇帝手书楹联“尊王言必称尧帝,忧世心切同禹颜”,殿内高悬雍正皇帝手书匾“守先待后”,其侧还有一高大的御碑亭,内置康熙皇帝手书《御制孟子庙碑》。

与孟庙毗邻的“亚圣府”是孟子嫡裔世代居住的地方,以大堂为界,前为官衙,后为内宅,保存着不少帝王所赐的朝服、圣旨、珠宝字画,体现着昔日的荣华。大堂前,有一副隶书金字对联:“继往开来私淑千年承燕翼,居仁由义渊源百代仰先烈。”

对孟子的功绩作了形象的概括。 由于宣传上的迟滞,邹城的知名度远不能与毗邻的曲阜相比。

也正因此,记者一路探访,鲜见游人,更无市声喧哗。在这样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里,便更容易感受、触摸历史,想到生命的承载和扬弃。

其实,古老的建筑本来就是有生命的,它往往在宁静中写照着鲜活的历史,点化着人们的心灵,使人沉浸在思考和想像之中。 遍地丰碑满壁诗句 孟庙修建以后,不断有人前来拜谒和祭祀。

除了历代修缮孟庙、祭祀活动和封建皇帝封赐留下的众多碑刻以外,孟庙还有历代文人和学者留下的大量诗词文章。有人形容孟庙,是“遍地丰碑满壁诗”。

沿孟庙东侧甬道,是著名的“孟庙碑林”。偌大的院中只有记者和张慧所长两人,正好可以细细地品味。

在读了八思巴追封碑、元代重制的秦李斯小篆峄山刻石和欧阳询的《苏玉华墓志铭》后,记者在清代所立“孟母断机处”和“孟母三迁”碑前久久驻足,思绪飞扬。孟子幼年时家境贫寒,三岁丧父,全赖其母教养。

孟母曾以“三迁其居”的方式和“断机教子”的方法,促使孟子立志学儒习礼。如今,孟庙东北隅就有孟母殿,殿前立一石碑,上镌“母教一人”四个大字,概括了孟母一生教子有方的德行。

孟庙题咏的主题是对孟子的尊崇与赞誉。张慧所长对此深有研究,如数家珍。

“七篇初受读,旦暮想平生”,表现题咏者的尊师之情;拜谒者们还以诗的语言阐述孟子之学。如“七篇之书,仁义性善。

尧舜可学,千载如见”。描写邹城孟庙景物的诗句亦有很多,董其昌的《题孟庙古桧》可谓代表之作:“爱此孟祠树,森然见典型。

沃根洙水润,含气峄山灵。阅世磨秦籀,参天接鲁青。

方知樗散寿,只入列仙经。”在拜谒者们的题咏中,也留下了孟庙兴衰的诗句,记载了与孟子、孟庙以及孟子故里有关的历史事件。

张慧所长介绍,现存于孟子林、庙的题咏刻石共350余块,最早的为金代所刻,距今已800多年。多数系明代所刻,距今350多年至600多年。

最晚的清末刻石距今也逾百年。这些珍贵的刻石,有的立于庙内殿前道旁,有的嵌于墙垣内壁,有的镶于门楼之下,保存完好者74石98篇,部分碑刻由于长期日光曝晒、风吹雨淋,剥蚀严重。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邹城当地的部分孟子研究学者正在将散存各处的题咏全部汇集,准备付梓成书。这既利于保存这些濒临亡佚的佳作,又便于广泛传播,为儒学特别是孟子研究提供不可多得的资料。

善莫大焉。 思想之树依然青葱 孟庙中各种树木共430余株。

这些树的树龄大都在八九百年以上,年岁远远大于孟庙内的所有建筑物。在古树掩映的亚圣殿内,端坐着气宇轩昂、双目如炬的孟子彩塑,平缓有力的话语仿佛从他飘动的髭须间吐出:“鱼,我所欲。

6.关于邹城市习俗的文章,600字左右啊

邹城岁时习俗

农历腊月最后一天(二十九或三十)为除夕;次日,正月初一为春节,邹城居民称“过大年”。节前,家家户户进行卫生大扫除,购买和制作年货,准备好新衣菜饭,向亲友赠送礼物。除夕之日贴春联、门神、灶君,院中供奉天地。还要到祖坟或路口烧纸钱,招请祖先回家过年。返回后,大门、屋门口要横放一木棍,谓之“栏门棍”,既防无家之鬼闯入,又防家中财气流出。除夕夜晚,阖家欢聚,共享美酒佳肴。有的通夜不眠,谓之“过整年”。零时以后,燃烛焚香,鸣方鞭炮,男女老小均穿新衣按行辈依次向天地祖先叩头,俗称“发纸”,进入新的一年。晚辈向长辈叩头,谓之“拜年”;长辈给晚辈“带岁钱”,意谓全年有钱花。吃素水饺,祝家庭“素静”和睦平安。水饺内包麸子、钱币各一个,食麸者有福、食钱者发财。饭后,即去附**朋邻里家贺年。初二,青年男子携妻子儿女去岳父家送礼拜年。初六、七后,带礼品走亲戚。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邹城居民称“过小年”,意谓热闹程度仅次于春节。晚,家家户户燃纸焚香送祖回归,吃元宵,门口挂彩灯,院内遍置油灯(多为萝卜挖心做成)放烟花爆竹。男女老少出门沿街观赏。睡前,老人举灯遍照庭室各处,意为:“不生虫孽”。次日,本境有出嫁女子回娘家的习俗,谚云:正月十六好日子,家家户户叫“妮子”(接女儿)。

7.有关邹县峄山的导游词

峄山,早在秦汉时期就著称于世,它是中国古代立志的九大名山之一。

峄山因其"怪石万迭,山无土壤,积石相连,络绎如丝,故名绎焉"。《诗经·鲁颂》有"保有凫峄"的诗句,《书经·禹贡》有"峄阳孤桐"的记载。

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司马迁、华佗、李白、杜甫、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黄庭坚、陆放翁、赵孟頫、董其昌、郑板桥等都曾登临揽胜,他们留在峄山的三百多处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为峄山增添了奇异的历史文化光彩。秦始皇立国之初,首次东巡齐鲁,即慕名率群臣登上了峄山,于惊叹山石神工鬼斧、风光隽秀婀娜之际,命杰出的篆书大师、丞相李斯撰文刻石,颂扬"废分封,立郡县,统一天下"之奇功。

著名的秦峄山碑就是秦始皇东巡的第一块刻石。 “夫乾坤之秀毓于山,峄山之秀在于灵”。

峄山的灵气,源于目不暇接的四大书院、五大奇观、八段锦、九龙洞、十二福地、二十四景、三十六洞天、七十二名石等,众多的景点,使峄山集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于一身,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自然之美。山上怪石堆叠、空窍幽邃、泉涌云间、峰插天表、古木苍翠、杂花若锦、登临凭眺、异步异景、引人入胜。

8.描写邹城一处风景的作文

孟府孟庙 邹城市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故乡,孟氏嫡系后裔居住的宅第——孟府、以及历代祭祀孟子之所——孟庙就坐落于邹城市区南部。

孟庙又称亚圣庙,是一处拥有五进院落的古建筑群,以亚圣殿为中心,南北为一中轴线,左右建筑呈对称排列,共有殿宇64间,亚圣殿为庙内主体建筑。庙内建筑历代多次重修,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重建,是国内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代表作品。

孟府位于孟庙西侧,始建于北宋晚期,其建筑布局严谨规整,前后由七进院落组成。孟府前部为大堂官衙,中部为内宅,后为花园,西路为孟氏家学“三迁书院”。

府内有楼、堂、亭、阁148间,是国内现存规模宏大、保存较完整的衙署与宅第合一的古建筑群。此外还有孟林,也称亚圣林,是孟子长眠的地方,位于邹城市区东北13公里。

孟子林依山而建,气势宏伟,内存古树一万余株,是国内现存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家族墓地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爱学习网关于邹城的诗句

<<上一篇 2023-12-03 14:29
下一篇>> 2023-12-03 14:34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