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学习知识 实习报告 调研报告 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句子大全
 首页   >    学习知识   >    诗文

关于形容安徽九华山的诗句合集(通用) 形容安徽的词语

2023-11-30

1.李白描写九华山的经典诗句1.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2. 《九华山白衣》涧水潺潺声不绝,溪垄……
1.李白描写九华山的经典诗句

关于形容安徽九华山的诗句合集(通用) 形容安徽的词语

1.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2. 《九华山白衣》

涧水潺潺声不绝,溪垄茫茫野花发。

自去自来人不知,归时唯对空山月。

3.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

青阳县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按图征名,无所依据。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绝古老之口,复缺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予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时访道江汉,憩于夏侯回之堂,开檐岸帻,坐眺松雪,因与二三子联句,传之将来。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

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高霁

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韦权舆

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李白

4. 《秀华亭》

遥望九华峰,诚然是九华。

苍颜耐风雪,奇态灿云霞。

曜日凝成锦,凌霄增壁崖。

何当余荫照,天造洞仙家。

5. 《地藏菩萨赞》

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

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

五彩图圣像,悟真非妄传。

扫雪万病尽,爽然清凉天。

赞此功德海,永为旷代宣。

2.赞美九华山的诗句

1、《过池阳,舟中望九华山》宋·杨万里 役役催行迈,忽忽过此春。

杯翻五湖月,筝扫九华云。不是风烟好,何缘。

2、《晚登九华山》明·吴兆 望江亭望晚江晴,飒飒秋兼风水声。寺隔数峰犹未到,禅灯几点翠微明。

3、《池口舟中见九华山》明·周浈 贞履无素期,劳生意恒窘。

谁云戒戎路,曾是返初隐。水宿淹长晷,山行。

4、《九华山下夜泊》明·王守仁 维舟谷口傍烟霏,共说前冈石径微。竹杖穿云寻寺去,藤匡采药带花归。

5、《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宋·王安石 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

盘根虽巨壮,其末乃修纤。去县尚百里,侧身。

6、《滕学士九华山书堂》宋·梅尧臣 处山方畏远,虽慕结深庐。要与云峰近,宁将野客疏。

涧苗未入俎,林鸟。7、《登九华山化城峰》宋·周必大 攀萝度险捷猱猿,石角钩衣屦尽穿。

莫讶远寻金地藏,也曾徐步玉阶前。

8、《望九华山》唐·柴夔 九华如剑插云霓,青霭连空望欲迷。北截吴门疑地尽,南连楚界觉天低。

9、《望九华山》唐·林滋 兹山突出何怪奇,上有万状无凡姿。

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嵬如婴儿。

10、《依韵答人九华山图》宋·张咏 生忆眠云处,当檐列翠屏。有时聊极目,尽日坐忘形。

去此心惟苦,悬图。11、《题九华山》唐·谭铢 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

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罢职池阳时,复遭。

12、《望九华山》唐·卢嗣立 九华深翠落轩楹,迥眺澄江气象明。不遇阴霾孤岫隐,正当寒日众峰呈。

13、《九华山》唐·郭夔 岩翠凌云出迥然,岧峣万丈倚秋天。

暮风飘送当轩色,晓雾斜飞入槛烟。

14、《九华山谣》唐·王季文 九华峥嵘占南陆,莲花擢本山半腹。翠屏横截万里天,瀑水落深千丈玉。

15、《九华山费征君所居》唐·罗隐 草堂何处试徘徊,见说遗踪向此开。

蟾桂自归三径后,鹤书曾降九天来。

16、《舟中望九华山》·李中 排空苍翠异,辍棹看崔嵬。一面雨初歇,九峰云正开。

当时思水。17、《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唐·李白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李白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高霁。

18、《和王季文题九华山》唐·神颖 众岳雄分野,九华镇南朝。彩笔凝空远,崔嵬寄青霄。

龙潭古仙府,灵药。19、《九华山天台峰新晴晓望》宋·吴潜 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阴涤晓风。

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

20、《过九华山》宋·苏辙 南迁私自喜,看尽江南山。孤舟少僮仆,此志还复难。

局促守破窗,联翩。21、《登九华山》宋·曹清 浮生江路水茫茫,彭泽原非令故乡。

为访子明寻玉涧,也因太白宿云房。

22、《九华山》宋·丁谓 宿月鸥凫立浅沙,落花芦荻露人家。天寒夜静长无物,一片清江浸九华。

23、《舟上望九华山》宋·董嗣杲 雪残半积阳山矶,大江云涌涛头飞。

九峰不受夕晖掩,杜牧一亭空翠微。

24、《九华山》宋·孔武仲 扁舟重过九青莲,极目空明思浩然。可是画工烦刻画,只因山骨偶枝骈。

25、《九华山》宋·潘阆 将齐华岳犹多六,若并巫山又欠三。

好是雨余江上望,白云堆里泼浓蓝。

26、《壶中九华山并引》宋·苏轼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27、《题九华山用太白联句韵》宋·喻良能 千古池阳郡,九峰应最华。

明珠绚晨露,丽绮粲晴霞。岭头过子晋,岩腹。

28、《九华山》宋·袁甫 天河秀出九芙蓉,白也诗词信是工。我欲依然名九子,人情山意两融融。

3.赞美九华山的诗句

经九华山费征君故居》

【唐】张乔

草堂芜没后,来往问樵翁。

断石荒林外,孤坟晚照中。

数溪分大野,九子立寒空。

烟壁曾行处,青云路不通。

《刘补阙自九华山拜官因以寄献》

【唐】张乔

冥鸿久不群,征拜动天文。

地主迎过郡,山僧送出云。

登车残月在,宿馆乱流分。

若更思林下,还须共致君。

《寄九华山费拾遗》

【唐】顾非熊

先生九华隐,鸟道隔尘埃。

石室和云住,山田引烧开。

久闻仙客降,高卧诏书来。

一入深林去,人间更不回。

《舟中望九华山》

【唐】李中

排空苍翠异,辍棹看崔嵬。

一面雨初歇,九峰云正开。

当时思水石,便欲上楼台。

隐去心难遂,吟余首懒回。

僧休传紫阁,屏歇写天台。

中有忘机者,逍遥不可陪。

4.安徽九华山诗句

《晚登九华山》

年代: 明 作者: 吴兆

望江亭望晚江晴,飒飒秋兼风水声。寺隔数峰犹未到,禅灯几点翠微明。

《望九华山》

年代: 唐 作者: 柴夔

九华如剑插云霓,青霭连空望欲迷。北截吴门疑地尽,南连楚界觉天低。

龙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汉梯。惆怅旧游无复到,会须登此出尘泥。

《题九华山》

年代: 唐 作者: 谭铢

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

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

况值春正浓,气色无不全。或如碧玉静,或似青霭鲜。

或接白云堆,或映红霞天。呈姿既不一,变态何啻千。

巍峨本无动,崇峻性岂偏。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

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色与山异性,性并山亦然。

境变山不动,性存形自迁。自迁不阻俗,自定不失贤。

浮华与朱紫,安可迷心田。

《望九华山》

年代: 唐 作者: 卢嗣立

九华深翠落轩楹,迥眺澄江气象明。不遇阴霾孤岫隐,正当寒日众峰呈。

坐观风雪销烦思,惜别烟岚驻晓行。得路归山期早诀,夜来潜已告精诚。

《九华山》

年代: 唐 作者: 郭夔

岩翠凌云出迥然,岧峣万丈倚秋天。暮风飘送当轩色,晓雾斜飞入槛烟。

帘卷倚屏双影聚,镜开朱户九条悬。画图何必家家有,自有画图来目前。

《九华山谣》

年代: 唐 作者: 王季文

九华峥嵘占南陆,莲花擢本山半腹。翠屏横截万里天,

瀑水落深千丈玉。云梯石磴入杳冥,俯看四极如中庭。

丹崖压下庐霍势,白日隐出牛斗星。杉松一岁抽数尺,

琼草夤缘秀层壁。南风拂晓烟雾开,满山葱蒨铺鲜碧。

雷霆往往从地发,龙卧豹藏安可别。峻极遥看戛昊苍,

挺生岂得无才杰。神仙惮险莫敢登,驭风驾鹤循丘陵。

阳乌不见峰顶树,大火尚结岩中冰。灵光爽气曛复旭,

晴天倒影西江渌。具区彭蠡夹两旁,正可别作当少阳。

《登九华山》

年代: 宋 作者: 曹清

浮生江路水茫茫,彭泽原非令故乡。为访子明寻玉涧,也因太白宿云房。

诗摩古壁搜遗韵,井炼丹砂辨旧方。从此欲归情复结,拟移亭舍筑山傍。

《九华山》

年代: 宋 作者: 孔武仲

扁舟重过九青莲,极目空明思浩然。可是画工烦刻画,只因山骨偶枝骈。

风高迥认龙腾海,云散初疑剑插天。剩采太湖嵌孔石,南窗排列伫飞仙。

《九华山》

年代: 宋 作者: 潘阆

将齐华岳犹多六,若并巫山又欠三。好是雨余江上望,白云堆里泼浓蓝。

《九华山》

年代: 宋 作者: 袁甫

天河秀出九芙蓉,白也诗词信是工。我欲依然名九子,人情山意两融融。

5.描写九华山的诗句

1、九华山下共追游宋韩淲 《临江仙·难老一杯春酒美》2、九华山唐刘禹锡 《九华山歌》3、九华山唐刘禹锡 《九华山歌》4、三年未到九华山唐封敖 《题西隐寺》5、九华山下诏来征唐费冠卿 《蒙召拜拾遗书情二首》6、又闻九华山唐孟迟 《发蕙风馆遇阴不见九华山有作》7、忆闻九华山唐谭铢 《题九华山》8、却是九华山有意唐罗隐 《别池阳所居》9、青溪烟雨九华山唐罗隐 《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10、九华山色在西南唐李昭象 《寄尉迟侍御(一作郎)》11、高却九华山唐杜荀鹤 《经九华费征君墓》12、写得九华山唐杜荀鹤 《送青阳李明府》13、九华山叟惊凡骨唐杜荀鹤 《依韵次(一作酬)同年张曙先辈见寄之什》14、九华山叟心相许唐杜荀鹤 《赠溧水(一作涟水)崔少府》15、且须容到九华山唐杜荀鹤 《恩门致书远及山居因献之》16、九华山色真堪爱唐杜荀鹤 《醉书僧壁》17、九华山色高千尺唐王希羽 《赠杜荀鹤》18、死恋九华山唐刘昭禹 《经费冠卿旧隐》19、九华山色昏宋文天祥 《池州》20、不言知是九华山宋晁补之 《过铜陵南望一山高出云上奇秀可骇余未尝至江》21、九华山侧双峰下宋陈造 《口号十首呈程殿撰》22、九华山翠外宋方岳 《陈帐管尊公挽诗》23、九华山下月微明宋韩元吉 《夜宿青阳旅舍起观林端积雪半消疑山矾盛开》24、九华山色梅根渡宋姜夔 《送项平甫倅池阳》25、君家九华山宋刘宰 《赠九华程兄》26、到今独记九华山宋楼钥 《送人之官池州》27、九华山色倚晴眸宋王巩 《萧相楼》28、云外九华山宋王阮 《宿五步港一首》29、今年九华山宋王阮 《用太白韵赠报恩南老一首》30、上人来自九华山宋王禹偁 《酬处才上人》31、九华山下试题舆宋项安世 《五月七日乞池州添倅得请》32、同看九华山宋徐照 《送陈池州十二韵》33、九华山下祝公子宋赵汝绩 《墨歌》34、观风遍踏九华山宋周必大 《送韩希道移漕江东》35、认来多是九华山明李延兴 《送白杨长老》36、照潭遥望九华山元钱惟善 《送贾元英之照潭》37、唤作九华山明张简 《和铁厓小临海》38、唤作九华山明张简 《和杨铁厓小临海四首(重见七卷下)》。

6.赞美九华山的句子

D1同所有的名山大川一样,九华山亦与历史上有名的文人墨客结下了千秋之缘。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三次游历九华山,见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江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王安石在《答平甫舟中望九华》中亦赞道“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

D2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现为池州市]。境内群峰竞秀,怪石硝拔,流泉遍布,飞瀑轰响,松柏怪异,庙宇毗连,晨钟暮鼓,引人邈思。唐开元末,新罗国有一个叫金乔觉者渡海而来,寄住九华山修身七十五年,圆寂后与佛教传说中的地藏菩萨相仿,始建肉身宝塔供奉膜拜。从此,九华山寺庙渐增,僧尼趋之,香火旺盛,名闻暇尔。与普陀山,峨眉山,五台山统称四大佛教圣地。

D3九华山不仅佛教兴盛,而且景色秀丽。就是因为有了兴盛的佛文化,才有了奇异的自然景色——睡佛。睡佛由无数山头组成。山下有一片很深的圆沟,那是睡佛的眼睛。眼睛后面有一座高山。高山后有一座“M”型的山。“M”型的山后还有一座半圆形的山。这些分别是睡佛的鼻子、嘴巴和肚子。在云雾的笼罩下,睡佛若隐若现,美极了。

D4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监太平湖。它以佛教文化习俗和奇丽的自然风光享誉海内外,尤其在东南亚华人世界更具盛名。九华山素有九十九峰之称,千米以上的高峰 20 多座,为首的是十五峰。天台,天柱,独秀,花台,云外峰如台似柱,耸入云霄;莲花,芙蓉,翠屏,以微,翠盖峰有芙蓉出水之势“间耸航”,“雄叫天门”等茂石更是鬼斧神工。

D5从天台正顶下来,返回古拜经台时,天空乍然放晴。绵密的岚气早已散尽,九华山在蔚蓝的天空衬托下,如美人出浴,清新丽人,秀色倾城。见此壮美的风光,便一边拍照留念,一边倚栏欣赏起来。

D6九华山山间秀溪萦怀,银瀑飞,景色米人。九华山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现有寺庙 80 余座,僧尼 300 余人,已逐渐成为具有佛教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于海内外。

D7九华山的佛教,因新罗国王氏金乔觉远道而来修行圆寂而闻名天下,清朝鼎盛时期,寺庙300多座,曾呢4000多人。这里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化城寺、肉身宝殿、袛国寺等庙宇古朴庄严,气宇轩昂。在去百岁宫的路上,静悄悄,没有风,没有声,只有寺庙连着寺庙,香火连着香火,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D8游九华山朋友,你去过安徽九华山吗?九华山是一个融合佛教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游览避暑胜地。这里有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凤凰古松”;有天河挂绿水的“九子泉声”;有风景如画的“五溪山色”;还有闻名中外的“肉身宝殿”??????这一道道风景线都让我们流连忘返,深深陶醉其中!凡是看过“凤凰古松”的游客,无不由衷地赞叹:多美丽的松树啊!

D9心顿悟于九华之上,灵魂沐浴于神雨仙风之中,顿觉神清气爽,清新无比,佛光普照。以往,也曾经于雨中游历过名山大川,也看过不少山中的云起云涌,却从未得到这般的顿悟,九华山不愧为佛教圣地,聚千年道行之力,于冥冥之中点化众生。地藏菩萨没有走,他时时刻刻都在以虚实两相存在于九华之巅,谁有缘,谁就能取得真经……

D10到九华山,你不仅能大饱眼福,还能大饱口福。“九华三耳”、“天台双冬”、“冰山雪球”等,真是说也说不完。最后来一碗鲜美的“椿牙焖蛋”,真是令人食欲大增,意犹未尽。九华山,峰多,石怪,洞幽,水奇,松美,真是不临其境,难言奇妙。

相关标签: 形容 安徽 诗句 通用
<<上一篇 2023-12-14 11:17
下一篇>> 2023-11-30 19:17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