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学习知识 实习报告 调研报告 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句子大全

《渡湘江杜审言》原文与赏析

《渡湘江杜审言》原文与赏析文档下载

  • 文档类别:诗文赏析
  • 文档评分:
  • 下载格式:Docx
  • 语言:简体中文
  • 文档大小: 10KB
  • 更新:2023-10-28
  • 下载方式:右边直接下载为docx格式,也可以点直接阅读来阅读此文。

内容介绍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这首诗是杜审言远谪南方,渡湘江时所写。他此次贬官是在武则天失去统治大权,唐中宗复位之初,因他曾与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交往,被罪贬官峰州(在今越南民主共和国北部)。作为一个逐客罪臣远离故国,其心情之惨淡可想而知。

诗的首句“迟日园林悲昔游”,一个“悲”字将全诗定了调,驾驭了全诗的情致。乍看,似乎很突兀,也很矛盾。春天的园林万紫千红,充满着生机,本可给人愉悦,使人心旷神怡。但作为一个被放逐的罪臣,在征途中旧地重游,哪里还有欣赏的心情。眼前的景色纵然很美,但想到昔游的种种欢快的日子,已经不可能再来,于是不免感到孤寂悲凉。因此,首句中的“悲”字不仅有来历、不突兀,倒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这个“悲”字用得十分好,它夹在美景、昔游之中,受两者的衬托,显得愈加悲苦。第二句“今春花鸟作边愁”,采用的是移情于景的手法。也可说是用诗人的主观感受直接表抒客观事物的情态。在诗人眼中:花已失去艳丽,充满忧容,鸟不是欢唱而是声声哀鸣,花鸟都在为诗人远戍而发愁。诗人以物喻情写出了一幅愁天愁地的景象,与首句的“悲”字紧紧相扣,从而进一步形象地揭示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绝句的第三句,一般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也往往是整首诗的中心。本诗第三句“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仅是首句的悲、二句愁的根源,也是第四句眼望着湘水北流生发种种情思的根源。这一句很象是诗人的自我表白:我所悲的、愁的固然也有个人浮沉的一面,不过最令人伤心的是此心怀恋京国而此身却必须南行。这种痛苦诗人无法排遣,于是只好叹息着说: “不似湘江水北流”!这二句使全诗的思想获得了升华,在所悲所愁中赋予了“身在江海之上,心居 查看全文

文档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