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学习知识 实习报告 调研报告 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句子大全

《感遇(第二首)陈子昂》原文与赏析

《感遇(第二首)陈子昂》原文与赏析文档下载

  • 文档类别:诗文赏析
  • 文档评分:
  • 下载格式:Docx
  • 语言:简体中文
  • 文档大小: 10KB
  • 更新:2023-10-04
  • 下载方式:右边直接下载为docx格式,也可以点直接阅读来阅读此文。

内容介绍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

《感遇》三十八首是一组感慨身世、批判时政的作品。沈德潜解释为:“感于心,困于遇,犹庄子之寓言也。”认为这些作品“追建安之风骨,变齐梁之绮靡,寄兴无端,别有天地”(《唐诗别裁》)。这种寄兴无端的诗体的最早源头,应追溯到魏晋之间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而这类诗歌的艺术特征是“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钟嵘《诗品》)。

这首“兰若生春夏”,通篇托物比兴,表面上吟咏的是香兰杜若,骨子里抒写的是感伤身世、怀才不遇的功名怨。

这首诗表面上是说:香兰和杜若生长在春夏之交,是何等地青葱茂盛啊!紫茎上垂挂着鲜艳的红花,她幽独地在山林中开放,使林间别的花草都为之失色,可是无人欣赏,空自在林中显色而已。太阳缓缓地落山了,秋风微微地生起了,一岁一荣枯的花木全都凋零殆尽,造化开放出那芬芳花朵的美好意愿究竟对这个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要追索那寄慨遥深的真正内涵,还必须联系陈子昂的身世。陈子昂活动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先任麟台正字令,后升右拾遗。拾遗为谏官,向最高统治者指出政治上的弊害,是他应有的职责。而陈子昂在政治上比较有远见,他屡次上书直谏,多能切中时弊。可是,“上壮其言而未深知也。”(卢藏用《陈氏别传》)。武则天只欣赏他的文才,赞扬他“地籍英灵,文称リ省(同上),对他所提政治意见却拒不采纳,这使陈子昂大失所望。他三十八岁时(公元696年),从武攸宜征契丹,第二年,因意见不合,受到排挤,“子昂知不合,因钳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人莫不 查看全文

文档配图

本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