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学习知识 实习报告 调研报告 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句子大全

郑燮《竹石》古诗赏析与原文

郑燮《竹石》古诗赏析与原文 文档下载

  • 文档类别:诗文
  • 文档评分:
  • 下载格式:Docx
  • 语言:简体中文
  • 文档大小: 10KB
  • 更新:2023-12-16
  • 下载方式:右边直接下载为docx格式,也可以点直接阅读来阅读此文。

内容介绍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是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和艺术家,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目。这首《竹石》,即为题咏竹石图之作。它侧重写竹,兼及于石。大意说,竹子紧紧地咬定青山,毫不放松,这是因为它原本就扎根在岩石的破缝当中;它经历过自然界的千磨万击反而更加坚劲,任凭你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

这首诗的语言十分通俗晓畅,但它的意义却非常深刻宏远。诗歌描写的是竹子,赞颂的却是人。写竹子“坚劲”,也就是写人的坚韧劲拔。诗中以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为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经得起“千磨万击”,受得住四面狂风,即象征着一个人不怕社会上和生活中的种种艰难困苦和排挤打击。可以说,这首诗通过咏竹,塑造了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它的立意构思,同明代于谦的《石灰吟》颇有相通之处。

竹子在古代与梅、兰、菊一起被人们誉为“四君子”。在它的身上,具有许多的美好品德。这些品德,通常主要是指凌云冲霄的进取精神,虚心善待的谦逊态度,并兼备梅、兰、菊诸物的“清高”、“幽洁”、“隐逸”等高风亮节。而郑燮这首诗,则着重写竹子的“坚劲”,赋之以又一种美德。这在他的另一首题画竹诗“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中,也有着类似的表现。由此可见,郑燮是极其推崇这一点的。

郑燮之所以如此推崇竹子的“坚劲”,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看,恐怕同他个人的性格有关。他生性正直倔强,同情劳动人民,不怕达官权贵。早年在山东潍县做知县时,曾在一幅送给山东巡抚的画竹上题过这样四句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中即反映出关心民生疾苦,愿意为老 查看全文

文档配图

本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