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学习知识 实习报告 调研报告 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句子大全

《风入松吴文英》原文与赏析

《风入松吴文英》原文与赏析文档下载

  • 文档类别:诗文赏析
  • 文档评分:
  • 下载格式:Docx
  • 语言:简体中文
  • 文档大小: 13KB
  • 更新:2023-10-25
  • 下载方式:右边直接下载为docx格式,也可以点直接阅读来阅读此文。

内容介绍

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陈洵《海绡说词》说: “《渡江云》题曰: ‘西湖清明’,是邂逅之始;此则别后第一个清明也。”提供了这首词的线索。《风入松》是梦窗“十载西湖”缠绵的爱情生活的剪影。“别后第一个清明”,表明是追忆之作,时间上出现流变;“西园日日扫林亭”则表明空间的不变。时间流变和空间不变,构成了时空的差异。人去亭空,时空差异,成了词人愁思情绪的触发契机。张炎《词源》批评: “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其实,对梦窗词不能用线性的逻辑加以规范和说明。梦窗是在时空矛盾、变异的交错中,组织纷乱的意象,产生出令人难以直接地把握的美的形态和魅力。

词一开篇: “听风听雨过清明”,“风雨”的分割,而“听”竟重复两次,形成了独特的听觉形象。“风”、“雨”给予人以牢愁意绪,遂在听觉形象背后隐隐推出抒情主体。词人所描述的“风”、“雨”的景象之晦和“清明”的节令之明,形成错差、矛盾,于是,“听风听雨”在情绪上的同构对应就是愁风愁雨了,而“过”形成时间的流走。时过清明,当是春色趋衰;又加风雨,定是落红无数。在貌似平实描述中,因了听觉形象的塑造,因了时间的流变,透现出感伤主义情绪,词的意脉上通入“愁草瘗花铭”。在词的客体物象上,残红衰叶和风风雨雨是相依相承;在词的主体意绪上,“愁”字直接露出,定下全篇基调,笼罩着凄凉暗淡的感伤主义情调。词人不是一般地追忆,不是概念性的时间观念,而是把“别后第一个清明”情绪化,并通过风雨渲染审美化了,从而产生出凄迷中透神伤的美学风调。从客体之于主体的角度看,风雨清明、花飞叶落,是对主体情 查看全文

文档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