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学习知识 实习报告 调研报告 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句子大全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韦应物》原文与赏析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韦应物》原文与赏析文档下载

  • 文档类别:诗文赏析
  • 文档评分:
  • 下载格式:Docx
  • 语言:简体中文
  • 文档大小: 11KB
  • 更新:2023-10-29
  • 下载方式:右边直接下载为docx格式,也可以点直接阅读来阅读此文。

内容介绍

韦应物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唐德宗建中四年(783),作者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遂取道洛水,舟行至巩县后,进入黄河东下。这首诗便写于自洛水驶入黄河之际。作者目接山水清景,心忧国祚衰沦,发而为诗,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中不免融入深沉的情思。

首联以纪实性的笔墨,概写驶入黄河的经过:一叶轻舟沿着洛水向东航行,两岸青山绵延不绝;驶过东南方向的群山后,眼前豁然开朗,原来不知不觉中已进入黄河。既入黄河,景象顿变。颔联便展示作者初入黄河时所见到的景象:天边,一行树木或隐或显地在秋风中枯落;眼前,几缕斜晖时明时灭地在波涛上闪烁。这里,“寒树”,点出季属深秋; “夕阳”,点出时值傍晚。“远天外”,虽未明写烟波浩渺,而水天相接之状宛然在目; “乱流”,亦未径言波涛汹涌,而浊浪排空之势灼然可见。此正作者用笔经济处。颈联仍为写景文字,却不再专注于眼前之景,而将意中之景与眼前之景绾合起来:在伊水岸边,坐落着一个孤零零的村庄。几度春秋,几度兵燹,想来它已更加残缺萧条,――这一意中之景显然是对安史之乱以后日趋凋敝的农村生活的隐曲而又形象的反映。从结构上看,它的楔入似乎有些生硬和突兀,而实际上,作者由今日舟行黄河之所睹,忆及当年舟次伊水之所见,乃是“联类生发”,既具横逸之妙,又见深远之思。与这一意中之景相映衬,另一番景象则于此际跃入作者眼帘:雨后初霁,朔风劲吹,一只孤雁在晴空中奋力南飞――这既是状物写景,也是传神写意:如果说前一句中几经劫难的“孤村”是动乱、衰败的社会现实的缩影的话,那么,这一 查看全文

文档配图

本类排行

更多